隨之而來的一係列事件,讓她證實了自己的猜想。那名白衣女子,成為了她的師傅,她有一名小丫頭樣的師姐叫做李莫愁,而她自己,被起了一個聽起來很美,其實很古怪的名字,小龍女。是的,名字就叫小龍女,師傅叫她龍兒,孫婆婆叫她“姑娘”,可她的全名,就是小龍女,莫非,師傅給她起的姓就是“小”?罷了,大唐中好不容易風光一世,比自己老爹宋缺更早破碎虛空,一朝穿越金庸,黃易體係中的武功都用不了,一朝回到解放前的滋味,可不好受。她記得的功夫的確不少峨眉劍法,北冥神功、淩波微步、獨孤九劍、九陰真經,況且小龍女的資質也是極好的,不怕落於人後,現在自己還是個嬰兒,想得太遠也沒用,至於日後,會不會有個叫做楊過的師弟,那更是未知數。
她這師傅名林箐,曾是林朝英的侍女,但感情極為深厚,不似主仆,倒似師徒,林朝英時常指點林箐武功之道。林朝英抑鬱而終後,生前未收得弟子,林箐便繼承了林朝英的“古墓派”,終身不出古墓,與林朝英的仆婦孫婆婆為伴。後孫婆婆下山采辦,前後撿回了兩個女嬰,便是她的師姐李莫愁,和她自己小龍女。
時間一天天過去,三歲開始,林箐便開始教她武功,小胳膊小腿,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李莫愁個性活潑倔強,小龍女隻個嬰兒,卻分走了師傅和孫婆婆大部分的注意力,而且這小孩也不能和她玩耍,實在談不上交情,微微嫉妒下,和小龍女的師姐妹情誼並不如何深厚,及至小龍女三歲了,師傅林箐又手把手教其武功,發現其天賦比自己更勝一籌,越加重視這名師妹,李莫愁心中的不平,就更重了幾分。然而終南山古墓中,畢竟隻有兩個小孩,如今小龍女大了些,可以和她玩耍了,這些不平,漸漸也就被忽略忘卻了。任時光飛逝,小龍女八歲,李莫愁十二歲。
“師妹,你就不好奇,山下是什麼樣子嗎?”一日,兩人打坐完畢,便在終南後山古墓前演起了美女拳法,你來我往,打得不亦樂乎。末了,李莫愁又提議兩人比試輕功,看誰先在這後山捉滿十隻麻雀。捉了好一會兒,兩人畢竟年幼,內力不濟,累得氣喘籲籲,遂坐在一方青石上,李莫愁兩手捧頰,突然好奇的問道。
“小龍女”這樣的名字,著實奇怪,自從她五六歲後,便纏著林箐要改名字,最後,終於將正式名字定為“龍玉瓊”,隻是,“小龍女”作為親人之間的小名,仍然被使用著。“龍兒”這樣親昵的稱呼,也時常被用起。
玉瓊聽了她的問話,歪了歪頭:“師姐問這個做什麼,你我二人皆是在山上長大,怎麼知道山下是什麼樣子,想來,也沒有什麼好看的罷。”可她心中,終究還是知道的。南宋夕陽的餘暉已經靠近地平線了,宋蒙聯合滅亡金國後,“端平入洛”失敗,自端平二年起,蒙軍數次入侵宋朝,軍事無力的南宋朝廷,隻能一次次的苟延殘喘。山下的世界,哪裏是李莫愁想象的那般美好。
“我常看祖師婆婆留下的書籍裏麵說,臨安西湖的風光最好,川蜀一帶山川頗秀,哪裏像這古墓中,冷冰冰的,就隻有你我、師傅、孫婆婆四人。況且天天練武,可累了。”李莫愁說道。
玉瓊不禁失笑,畢竟是孩子,這終南山上,不愁吃穿,沒有生命危險,也不用接觸那些爾虞我詐,更不必考慮家國天下,哪裏是山下滿目瘡痍的河山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