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1)

問:什麼樣的人最適合創業?

答:賭徒。

道理很簡單,創業本身就是一項冒險活動。賭徒最有膽量,敢下注,想贏也敢輸,所以,他們最適合創業。科學研究發現,賭徒的心理承受能力遠遠強過普通人,而創業正是最需要強大心理承受能力的一項活動。

《科學投資》研究發現,大凡成功人士都有某種程度的賭性,企業界人士尤其明顯。

在20多年中國改革的浪潮中,史玉柱無疑是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1989年,以4000元借債起家,短短5年位居福布斯“大陸富豪排行榜”第8位。然而,頃刻間,財富又灰飛煙滅,淪落為負債2.5億元的“中國首窮”。幾年後卷土重來,還清巨債,又一次身家幾億元,勝過當年的鼎盛時期。史玉柱像個謎團,詭異得讓人疑竇頓生,他與腦白金、黃金搭檔這些當紅保健品的關係始終若明若暗。他的名片上隻有一個頭銜——巨人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但在一串錯綜複雜而又布局縝密的公司鏈條背後,卻始終閃動著史玉柱的身影。

史玉柱稱自己是一個最著名的失敗者,他的賭性很著名。當年在深圳開發M-6401桌麵排版印刷係統,史玉柱的身上隻剩下了4000元錢,他卻向《計算機世界》定下了一個8400元的廣告版麵,惟一要求就是先刊廣告後付錢。他的期限隻有15天,前12天他都分文未進,第13天他收到了3筆彙款,總共是15820元,兩個月以後,他賺到了10萬元。史玉柱將10萬元又全部投入做廣告,4個月後,史玉柱成為百萬富翁。

這段故事曾為人們津津樂道,但是想一想,要是當時15天過去,史玉柱收來的錢不夠付廣告費呢?要是之後《計算機世界》再在報紙上發一個向史玉柱的討債聲明呢?我們大概永遠也不會看到一個轟轟烈烈的史玉柱和一個賭性十足的史玉柱了。

很多創業者在創業的道路上,都有過“驚險一跳”的經曆。這一跳成功了,功成名就,白日飛升;要是跳不成,就隻好鳳凰涅磐了。

當年周楓帶人做婷美,一個500萬元的項目,做了2年多,花了440萬元還是沒有做成。眼看錢就沒了,合作夥伴都失去了信心,要周楓把這個項目賣了。周楓說,這樣好的項目不能賣,要賣也要賣個好價錢。合作夥伴說,這樣的項目怎麼能賣到那麼多錢,要不然你自己把這個項目買下來算了。周楓就花5萬元錢把這個項目買了下來。原來大家一起還有個合夥公司,作為代價,周楓把在這個合夥公司的利益也全部放棄了,據說損失有幾千萬元。單幹的周楓帶著23名員工,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上,跟幾個朋友一共湊了300萬元。他把其中5萬元存在賬上,另外的錢,他算過,一共可以在北京打2個月的廣告,從當年的11月到12月底。他告訴員工,這回做成了咱們就成了,不成,你們把那5萬元錢分了,算是你們的遣散費,我不欠你們的工資。咱們就這樣了!這些話把他的員工感動得流淚,當時人人奮勇爭先,個個無比賣力,結果婷美就成功了。周楓成了億萬富翁,他的許多員工成了千萬富翁、百萬富翁。現在很多的大學教授、市場專家分析周楓和婷美成功有諸多原因,其實事情沒有這麼複雜,說白了,不過是一個合適的產品,加上一個天性敢賭的領導,再加上一些合適的營銷手段,才有了這樣一樁成功的案例。

隻要有七分把握便可行動,錯過時機便很難找回,要知道經商中十拿九穩賺錢的事是不多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