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不可能永遠地戰勝恐懼與擔心,但他們能不斷地建立起自信。走向成功的富人戰勝困難的能力來自相信自己!他們也並非一直擁有完美、完全的自信,尤其是在他們麵對人生的重大變化或挑戰時,但是,他們知道怎樣做才能恢複他們的自信。
窮人總是會說,“我做不好”、“這對我很難”、“這看起來沒戲”。猶猶豫豫、畏畏縮縮,不敢向前。在窮人的觀念裏,自己就是個打工的,為別人服務的,懶得想那麼多,懶得做那麼多。
在困難和阻力麵前,窮人不擊自敗。壓力和惶恐都是自己給自己施加的,患得患失中,堅持著自己肯定不行。於是乎,隻要相安無事,機會都讓別人拿去吧。在這方麵,窮人無比的大方,不會覺得可惜。他們覺得,那些機會不屬於自己,是遙不可及的。
窮人應該給自己更多的時間思考:“我為什麼做不好”、“我該怎樣想辦法克服困難”。如果一個人不相信自己,那麼他就很難具備動力。“相信自己”是一個事前的準備,是有效的思維方式。當富人對自己的事業做出重大的決定而感到焦慮不安時,他們就會采取這樣的思維方式。
一位空軍飛行員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我獨自擔任F6型戰鬥機的駕駛。頭一次任務是轟炸、掃射東京灣。從航空母艦起飛後,一直保持高空飛行,然後再以俯衝的姿態滑落目的地300英尺上空執行任務。”
“然而,正當我以雷霆萬鈞的姿態俯衝時,飛機左翼被敵軍擊中,頓時翻轉過來,並急速下墜。”
“我發現海洋竟然在我的頭頂。你知道是什麼東西救我一命的嗎?”
“我接受訓練的期間,教官會一再叮嚀說,在緊急狀況中要沉著應付,切勿輕舉妄動。飛機下墜時,我就隻記得這麼一句話,因此,我什麼機器都沒有亂動,我隻是靜靜地想,靜靜等候把飛機拉起來的最佳時機和位置。最後,我果然幸運地脫險了。假如我當時順本能的求生反應,未待最佳時機就胡亂操作了,必定會使飛機更快下墜而葬身大海。”他再強調說:“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教官那句話,‘不要輕舉妄動而自亂腳步;要冷靜地思考,抓住最佳的反應時機。’”
可見,如果對很多事都害怕,而又想克服這些感覺,那麼隻要能克服“怕失敗的感覺”,就能根除心理的障礙。
同樣道理,富人與窮人一樣,絕不可能永遠地戰勝恐懼與擔心。關鍵是,富人能不斷地建立起自信和對自己的信任,才能在經濟上獲得一個接一個的成功。同時,隨著不斷的成功,自信也不斷地躍上新的台階,而這正是窮人沒有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