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患意識,本質上是一種責任意識、進取意識,有長遠的曆史眼光和深邃的戰略眼光。增強憂患意識,可以使人正確地認識形勢,在強烈的危機感中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斷開拓事業的新境界。沒有憂患意識就是最大的憂患。容易使人驕傲自滿、安於現狀,甚至坐吃山空,在頹廢享受中喪失鬥誌,最終葬送大好前程。
增強憂患意識,就要自覺正視問題,在憂患中發現差距,在憂患中喚起警覺。窮人沒有憂患,因為窮人的要求不高,吃飽、喝足就好了,窮人常說:“夠吃夠喝就行了,幹嗎那麼累埃”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領著按月發放的辛苦費,從來不用像老板那樣為業務開拓著急,所有的風險都不要跟自己有關係,但求一個安安穩穩。有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感覺。
這種思想源自窮人的懶——懶得想、懶得做、懶得動腦子。久而久之,沒有了鬥誌,沒有了動力。俗話說:“沒有壓力何來動力?”沒有憂患意識又何來生存的壓力?
美洲虎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世界上僅存十幾隻,其中秘魯動物園裏有一隻。秘魯人為了保護這隻美洲虎,專門為它建造了虎園,裏麵有山有水,還有成群結隊的牛羊兔子供它享用。奇怪的是,它隻吃管理員送來的肉食,常常躺在虎房裏,吃了睡,睡了吃。
有人說:“失去愛情的老虎,怎麼能有精神?”為此,動物園又定期從國外租來雌虎陪伴它。可是美洲虎最多陪“女友”出去走走,不久又回到虎房,還是打不起精神。
一位動物學家建議說:“虎是林中之王,園裏隻放一群吃草的小動物,怎麼能引起它的興趣。”動物園裏的管理人員采納了專家的意見,放進了三隻豺狗,從這以後美洲虎不再睡懶覺了。它時而站在山頂引頸長嘯;時而衝下山來,雄赳赳地滿園巡邏;時而追逐豺狗挑釁。
美洲虎有了攻擊的對手,也就有了壓力,有了壓力使它精神倍增,與以前大不一樣了。
自然界現象如此,社會現象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一個人飯後散步時可以背起手來,閑情漫步,如果讓他挑上百斤重擔,便會立馬小跑起來。這是為什麼?是壓力產生了動力。
很多的富人都是在種種壓力之下奮起直上的,有些時候,想停下來、想偷會懶,但後麵就像有人揮動鞭子,趕著自己,堅決不能停下來。所以,富人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是意誌和努力的雙重積累;窮人想致富,需要的不僅僅是說到,關鍵是要做到,還要執著地做下去,堅持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