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六:管理好你的時間,勝於管理好你的金錢和財富
現代人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忙得找不出時間來了”。每日為工作而忙忙碌碌,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的人,就像常怨歎錢不夠用的人一樣,是“時間的窮人”,似乎恨不得把24小時變成48小時來過。但上天給予每人一樣的時間資源,誰也沒有多占便宜。在相同的“時間資本”下,就看各人運用得是否巧妙了。有些人是任時間宰割,毫無管理能力,24小時似乎比別人短少了許多;有人卻能“無中生有”,有效運用零碎時間;而有些懂得“搭現代化便車”的人,幹脆利用自動化及各種服務業代勞,“用錢買時間”。“時間即金錢”,尤其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更能深切感受,每天時間分分秒秒的流失雖不像金錢損失到“切膚”的程度,但是,錢財失去尚可複得,時間卻是“千金喚不回”的。如果你對上天給予每個人24小時的資源無法有效管理,不僅可能和理財投資的時機失之交臂,人生甚至還可能終至一事無成,可見“時間管理”對現代人理財的重要性。想向上帝“偷”時間既然不可能,那麼學著自己“管理”時間,把分秒都花在“刀口”上,提高效率,才是根本的途徑。
“忙”、“沒有時間”隻是借口而並非真實,如果聰明才智相仿,而工作時數比別人長,績效(薪水、所得、職位、成就)卻不比別人好,那就該好好檢討,是不是沒有充分發揮時間效率?在心理上必須建立一個觀念,力求“聰明”工作,而不是“辛苦”工作。例如別人6個小時可做到的事,我努力在4個小時之內完成。以追求最高的時間績效為目標,假以時日,時間自然在你掌握中!
時間管理與理財的原理相同,既要“節流”還要懂得“開源”。要“賺”時間的第一步,就是全麵評估時間的使用狀況,找出所謂浪費的零碎時間,第二步就是予以有計劃地整合運用。首先列出一張時間“收支表”,以小時為單位,把每天要做的事記錄起來,並且立即找出效率不高的原因,徹底改善。或者,把每日時間切割成單位的收支表做有計劃的安排,切實去達成每日績效目標。
“時間是自己找的”,當你把“省時”養成一種習慣,自然而然就會使每天的24小時達到“收支平衡”的最高境界,而且還可以“遊刃有餘”地擁有“閑暇”時間,去從事較高精神層次的活動呢!
如果你是開車或乘公交車的上班族,平均一天有兩個小時花在交通工具上,一年就有一個月的時間待在車裏。如果把這一個月裏每天花掉的兩個小時集中起來,連續不斷地坐一個月的車,或不眠不休地開一個月的車,就能體會其時間數量的可觀了。
要占時間的優勢,就要積極地“憑空變出”時間來,以下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讓你輕鬆成為“時間的富人”。
盡量利用零碎時間:用坐車或等待的時間來閱報、看書、聽空中資訊。利用電視廣告時間處理洗碗、洗衣服、拖地等家事。不要忽略一點一滴的時間,盡量利用零碎時間處理雜瑣事務。
改變工作順序:例如做飯時,先洗米煮飯、煮湯、再來洗菜、炒菜,等菜上桌的同時,飯、湯也好了。稍稍改變一下工作習慣,能使時間發揮最大的效益。此種“時間共享”的作業方式可在工作中多方嚐試,而“研究”出最省時的順序。
批量處理,一次完成:購物前列出清單,一次買齊。拜訪客戶時,選擇地點鄰近的一並逐戶拜訪。較無時效性的事務亦以地點為標準,集中在同一天完成,以節省交通時間。
工作權限劃分清楚,不要凡事一肩挑:學習“拒絕的藝術”,不要浪費時間做別人該做的事,同事間互相幫忙偶爾為之,不要因“能者多勞”而做濫好人。辦公室的工作各有分工,家事亦同,家庭成員都該一起分擔,上班族家庭主婦不要一肩挑。例如,先生的書房、車子;小孩的房間、玩具要求他們自己清理,家事也要分工負責,把省下的時間用來自我充實,做個“新時代主婦”。
善於利用付費的代勞服務;銀行的自動轉賬服務可幫你代繳水電費、煤氣費、電話費、信用卡費、租稅、定存利息轉賬等,多加利用,可省舟車勞頓與排隊等候的時間。
以自動化機器代替人力:辦公室的電話聯絡可以用傳真信函、電子郵件取代,一方麵可節省電話追蹤的時間,內容又有憑據,費用亦較剩而且傳真信、電子郵件簡明扼要,比較起電話聯絡須客套寒暄才切入主題,節省許多無謂的“人力”與時間。家庭主婦亦可學習美國婦女利用機器代勞的快速做家事方法。例如使用全自動單缸洗衣機、洗碗機、吸塵器、微波爐等家用電器,可比傳統人力節省超過一半的時間,十分可觀。
(資料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