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 好男兒一定是“窮”養出來的(1 / 2)

“窮養男孩富養女”是中國父母養兒育女的金科玉律。對於成長中的男孩,先哲曾講過要“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曆經磨難,方可勇敢無畏,從而擔當大任。

然而,在如今吃穿不愁的年代,很多家長“窮養男孩”的意識還停留在“讓男孩懂得勤儉節約”“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這類事情上。事實上,時代變了,物質豐裕了,社會競爭加劇了,“窮養男孩”也有了更深刻、更嶄新、更全麵的內涵。男孩父母至少要從以下幾個方麵對男孩進行科學的窮養教育:

窮養,就是讓男孩在物質方麵受受窮,懂得理性消費,並提升他的財商。

優裕的物質享受對男孩是一大害。如今的社會,經濟條件漸好,大部分男孩都是獨生子,孩子在家中如眾星捧月。有些男孩拿著數額不菲的壓歲錢、零用錢到處請客、送禮、聚會、K歌……闊氣地讓人驚訝,絲毫不體諒父母的辛苦。針對這樣的男孩,家長應及時給予正確的教育,讓他在物質方麵適當地受受窮。比如帶男孩去超市購物,不能男孩要求什麼都順著買給他,孩子要“十分”,家長給個“六七分”就好。當然,“窮”不是讓男孩餓著凍著,不是讓他吃糠咽菜,承受不必要的折磨和痛苦,而是要教他學會克製和適度消費,培養管理金錢的能力,提高他的財商,以便在未來的生活中衣食無憂、財脈旺盛。

窮養,就是讓男孩經受得住挫折,在困境麵前不放棄、不拋棄。

就業困難,工作不理想,生活壓力大,這是當前不少年輕人都可能遇到的境況,甚至有一些高學曆的研究生、博士生,因略受挫折和失敗就選擇了逃避現實、自暴自棄,甚至是跳樓自殺等過激行為。他們自暴自棄的原因之一是家長沒有從小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挫折教育。溫室裏的花朵是承受不了狂風暴雨侵襲的,“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的愛子觀導致男孩心理承受力差,稍遇不順利或坎坷就走極端。為了兒子能樂觀、堅強地對待生活,家長們應隨時關注男孩的異常心態和行為,在男孩遭遇坎坷時要及時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支持,讓他學會在戰勝挫折中品嚐勝利的喜悅和成長的快樂,最終成為人生路上不斷前行的勇者。

窮養,就是讓男孩從小學會自理自立,長大後才能撐起自己的一片天。

不少家長總是抱怨兒子懶、做事拖遝,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父母過分勤快了:男孩到了自己學吃飯的年齡,家長見不得滿桌的狼藉,便忍不住伸手喂飯;男孩的玩具東扔西扔,家長看著一地淩亂,又忍不住幫男孩收拾得整整齊齊……家長對獨生子關懷備至,大事小事都包辦代替,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萬事包辦,這是育人大忌。家長一定要從小對男孩進行自立教育,該管什麼,不該管什麼,一定要把握好,隻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一定要讓男孩自己去完成。讓男孩學會獨立自主、自食其力,立大誌、立長誌,才能保證男孩在將來獨立撐起一片天,才不會變成“啃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