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院已經按照你先前說的法子開始準備了,何夫人這會兒,怕是和太醫院的院判都在等著你了。走吧,我陪你一起去聽聽。”

榮華一聽這個,立馬就又有些興奮了。自己先前做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在征得了肖冬陽的同意之後,便吩咐了何夫人和高院使先去離京城最近的青州去做試點,這會兒,想來是來稟報他們的成果了。

“參見皇上,參見皇後娘娘!”何夫人與高院使齊齊跪了。

“平身吧。高院使,青州那邊兒,試行的如何了?可有什麼收獲?”

“回皇上,在青州建立的官方醫署,已經開始正常地運轉了。另外以前太醫院學生由醫戶子弟選入,稱醫丁,學習三到五年,每季考試一次,三年總考,成績合格者送禮部選用。按照娘娘的吩咐,選上的,留在太醫院,沒有選上,成績合格者,則是直接就派往了青州的醫署。按照娘娘的意思,是每年都有新人入太醫院學習,每年都有總考。今年總考成績優異的三名醫丁已是被賜予了正式的太醫院的醫士身分。而其它成績雖不是太好,卻也合格的十二名醫丁,已是全數派往了青州。”

何夫人接過了高院使的話,道,“青州太醫署的最高官員,為太醫令。總管青州醫署的所有事務。其中也包括先前太醫院派往青州的官衙的官醫,一律歸其調配。並不受青州的知州所轄。”

肖冬陽聽了,有些不太明白,“榮華,這官衙裏頭的醫官,若是不受知州管製,豈不是大為不妥?”

還不待榮華解釋,就聽何夫人笑道,“回皇上,剛剛微臣說的,隻是每三年一度的醫官調派,並非是在職期間,也由當地的太醫令來管製。”

肖冬陽這回聽明白了,點點頭,“這倒是個好法子!那關於青州官方醫署的一些診治費用又是如何?”

“回皇上,官方醫署,一般情況下,隻接收家中有入伍當兵的家眷看診,費用也比民間的一些醫館要低。其它的,暫時還未正式推行。”

肖冬陽一聽,榮華這是在為自己做好了後援的準備呢!這當兵入伍的,大多是年輕的壯丁,家中一般都會有年邁的父母,榮華這個法子一推行開來,那麼,那些在前線守衛邊關的將士們,心中豈能不暖?榮華此舉,這是要讓他們知道,他這個皇上,沒有忘了他們,一直在惦念著他們呢!

“這個法子好!榮華,你可是幫我解決了一個最大的後顧之憂呢!”肖冬陽眼中的興奮和激動,可不是假的!這個法子一推行,既是鼓勵了百姓們要入伍當兵,同時又是解決了一些普通百姓們看病難的問題。雖然是還隻是試行,而且,也隻是推行了一小部分,可是它的優勢和對北梁的安定來說,可是意義非凡!

“冬陽,這才隻是一小部分呢。我原本的計劃,還多著呢。何夫人,那這官方的醫署在青州推行後,效果如何?”

“回娘娘,一開始,門庭稍有冷落,畢竟北梁自開國以來,從未有人實行過這個法子。而且,自古以來這官醫,一直是以醫官,不醫民的。所以一開始,百姓們有些不太能接受,以為是在騙他們交銀子。不過,等有人試過之後,這醫署的名聲便開始傳了出去,如今,已是好了許多。而且,正如娘娘事先所預料的,來醫署看診的,大多都是一些老人!”

榮華滿意地點了點頭,“不止如此。單憑醫署和官醫的能力,還是太過薄弱了,而且,這醫署若是一直如此,那麼於北梁的財政來說,可是一項極為巨大的耗費。所以,咱們還是要盡快推行第二步。”

“第二步?榮華說的可是指的與藥商的合作?”

“正是,冬陽,咱們皇室的用藥,一般都是皇商才有資格供應的。這樣,咱們就與那藥商達成一頂協議,咱們的采購量遠遠大於任何一家藥行,所以,我們要想法子,將這藥材的成全拉下來!你也曾經經營過一陣子藥行,你也明白,這裏頭的利潤有多大,而且,還有摻假、以次充好等等。”

肖冬陽點點頭,榮華說的沒錯,以前他做這藥材生意時,也是摸清了一些門道。這藥材的利潤大不說,而且,這裏頭的一些彎彎繞,還真是不少!畢竟,你買首飾可是還還價,買吃的也可以還還價,可是買藥,還真是沒有見過還價的!

如今榮華這樣一說,他也很快的明白過來,若是按照榮華說的,他們的所有藥材,由太醫院出麵統一采購,這個量,可是大的驚人!那麼,這價格,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小商鋪能比的!如此一來,藥材成本降了下來,那麼,這官方的醫署,雖然是說可能賺不了錢,可是至少,也不會賠錢了!這樣一來,於國庫也就少了些壓力,而且,還能激勵那些遠在邊關的將士們,安定北梁的子民,讓他們知道,北梁的百姓是最享福的!

“那好,此事就交給高院使盡快去安排。”

“是,皇上。”

“何夫人,關於先前咱們討論的那些民間的大夫,您可有什麼更好的建議?”

“回娘娘,微臣以為娘娘先前提出的就已經是很好了!微臣已經開始著手安排了。民間習醫者,令其學習《內經注釋》、《傷寒論》,醫理精通者,呈報巡撫,發給證書赴太醫院考試,成績優良者授以吏目、醫士。微臣粗略估算,最多三年以後,我北梁的所有民間醫者,皆是要有朝廷發放的正式的文書,方可行醫。因為我北梁國大,所以,三年的時間,在微臣看來,已經算是短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