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太祖又病了。
一如十七年前五月初二瓦橋關的柴榮,十月的趙匡胤也生了一場不是時候的病,與柴榮相同的是,這也是一場很快就要了命的病。患病的日期未見諸史籍,但病情應該不很嚴重,因為十月十九日的夜裏,太祖還能下令召晉王進宮一起聊天。
聽到消息之後趙光義的雙手忍不住顫抖,沒有人看到他眼角一閃而過的輕笑,他回頭看了看房裏早就配好的摻著鶴頂紅、孔雀膽和毒鼠強的藥酒,輕舒了一口氣,轉過身去,緩步走入皇宮。
等候多日的躲貓貓,今晚終於可以盛大上演。
數小時之後,宋太祖趙匡胤崩於萬歲殿,是為“燭影斧聲”。
一天之後,趙光義即位,群臣謁見萬歲殿之東楹,史載趙光義“號慟殞絕”。
如今在我們麵前,故事頭尾完整,然而發生的過程卻藏於黑盒之中。事實上,除了趙匡胤兄弟兩人,沒人知道這天夜裏究竟發生了什麼——可惜的是,趙匡胤雖然知道,他卻無法告訴我們;趙光義也知道,他卻不肯告訴我們。
本書序章的裏已經引用過正史上的記載,可在徒步看來,這些未必就是事情的真相。對於這一點,本人深有體會,當年上大學期間曾經學到一貿易術語FOB,全稱Free On Board,出口貿易交貨方式之一,但是這個名詞很快被同學們解釋成了Free On Bed,時間長了,我自己也就忘了FOB的全稱究竟是哪個了。不久之後美軍攻打伊拉克,有不平人士將其翻譯成Fuck Old Bush,從此以後一頭霧水的人就更多了。這說明我們麵對事實總是能很輕易地給出一個說法,卻難於還事實一個真相。
在宋人文瑩所撰的《續湘山野錄》中,燭影斧聲的故事是有前傳的,說太祖年輕時候結實道士一名,曾因準確預言了陳橋兵變的日期而被太祖驚為天人,不過趙匡胤登基之後道士就消失了,太祖曾經下詔四處尋訪,可惜毫無消息——當然找不著了,神仙畢竟是神仙啊。
十七年後道士重新出現了,太祖見到久別的故人自然是高興非常,見麵打完招呼就直接問了自己最關注的問題:我還能活多久?道士不像當初那樣給出一個準確的結果,而是提供了一個條件概率:若是今年十月二十日晚上天氣晴好,你就能再活12年;否則你就該準備後事了。翻譯成數學語言,大致是說趙匡胤再活12年的概率是50%。所以到了十九日的晚上,太祖老早就登上太清閣四麵遙望,初時天氣晴朗,星鬥明燦,趙匡胤遂心中高興。不料不久之後陰霾四起,天氣陡變,轉眼間雨雪冰雹一起從天而降。趙匡胤移仗下閣,下令召來趙光義,兩人進入寢宮,斥退宦官宮女一幹人等,開始喝酒。守在殿外的宦官和宮女遠遠看見殿內燭火搖晃不定,趙光義的人影突然離席起身,擺手後退,似在躲避和謝絕什麼。不久,便聽見宋太祖手持柱斧戳地,“嚓嚓”斧聲清晰可聞,同時大聲喊道:“好為之,好為之。”兄弟二人飲酒至深夜。趙光義告辭兄長出去後,宋太祖才解衣就寢,初時鼻息如雷,天明時分就毫無動靜,眾人一看,太祖崩矣。
聞訊趕來的宋皇後隨即大驚失色,趕緊派內侍王繼恩去叫來秦王趙德芳,不久之後王繼恩帶著一人回來,問:是德芳來了嗎?回答是:晉王來啦。宋皇後再次愕然,對趙光義喊出了對皇帝才能用的稱呼: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而趙光義也趕忙流淚一滴:共保富貴,無憂也。
考慮到同屬文瑩所撰的載有陶穀南唐被辱故事的《玉壺清話》在南宋時已有《玉壺野史》的別稱,並且徒步一直相信蘋果樹上長不出葡萄來,所以同一作者寫出《續湘山野錄》不是瞎掰的可能性極小,何況裏麵有神仙的介入,造假的嫌疑就更大了。
而宋末元初徐大焯所著的《燼餘錄》則給出了燭影斧聲的另一種說法,是說太祖病重,身邊隻有花蕊夫人一人侍候。趙光義出於兄弟般的情誼前來探病,結果情感戰勝了理智,燈下花蕊夫人的倩影一下子讓他把持不住了,色心大動,打算調戲。很快趙匡胤驚醒,拿著玉斧砍地,宋皇後與趙德昭迅速趕來,發現趙匡胤已經奄奄一息,惶恐的趙光義回到晉王府,不久就收到趙匡胤去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