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瑤草再三保證,絕不會叫她得逞。
等到接年鞭炮響起,柯家棟梁已經進入夢鄉,方氏乘機跟公婆請辭,說孩子們不耐熬夜,帶著瑤草棟梁兄弟成功回避。
安置了棟梁兄弟,方氏母女提了燈籠探訪蘇氏瑤枝,果然,她母女對坐流淚,守歲的茶果點心,卻是紋絲未動。瑤草母女不免勸慰一回,蘇氏母女方才好些。母女回房,瑤草乘機說了瑤枝憂慮,方氏卻道不妨事。
翌日,大年初一,瑤草一早起身,在柯三爺夫妻帶領下,去到怡安堂給祖父祖母磕頭拜年。
大房依舊王氏婆媳缺席,二房也隻來了柯家有父子。柯老夫人臉色一邊就要絮叨,被柯老爺子一瞪眼方才忍住了。
大房二房三房依次磕頭,柯老夫人一一發了金橘蘋果紅包。
本地風氣乃是大年初一,撅著屁股亂作揖。說得是正月初一這一天,後生們要打扮的整整齊齊去給長輩們作揖拜年。
初一這天,本村後生來給柯老爺子作揖拜年的不在少數。柯老爺子一一留飯。
柯三爺三兄弟也領著柯家為兄弟幾人出去本村長者家拜年,卻留在別家午餐。
女人大年初六前都沒有串門子的資格。中午飯的安排就落在方氏瑤草母女頭上了。瑤草幫著母親前後張羅,瑤玉是不動彈的,她隻顧陪著柯老夫人坐著微笑即可。
晚餐時分,楊家兩位表舅偕同楊家兩位表兄給過門拜年。
初一楊舅母不便過門,蘇氏不能跟楊家舅爺私自見麵,柯二爺不屑說是了非,編排侄女兒。
二舅父此來秉承妻子之意,不談婚事。熟料柯老夫人等得就是這個機會,成功避過二舅母與蘇氏,與楊家二舅爺交換了瑤玉與楊秀成庚帖,將婚事敲定。
瑤玉與楊秀成各各歡喜,隻把蘇氏氣個仰倒。暗自慶幸,還好沒把為舅母心意透給女兒。
及至楊秀雅與母親見麵,蘇氏與二舅母通氣,婚事已經不能更改。二舅母頓時氣得舊疾發作,躺了三天方才下床,從此對柯老夫人生了嫌隙。這是後話不提了。
卻說初一晚上,柯三爺與方氏帶著瑤草去與柯老夫人柯老爺子辭別,言說隔天要啟程返回汴京,送妻兒去給嶽父母拜年。
柯老夫人頓時翻臉:“臘月二十八到家,初二倒記掛起嶽父母,你倒是姓柯你還是姓方?這就是我養兒子的下場頭呢!”
柯三爺忙著作揖打躬:“母親大人息怒,即便不到汴京,兒子明日也該動身了。其實說是汴京拜年,不過是一路所過。衙門初五要升堂,兒子初四日必須趕到縣衙,這是國家律令,再者,兒子也要去恩師大人門上拜一拜方好,兒子諸多無奈,還望母親見諒。”
柯老爺子瞪著老伴叱道:“這有什麼哭頭呢?忠孝難兩全,你今日才知道呢?兒子有兒子前程,他這般奔波還不是為了光宗耀祖,替我們爭光張臉,要不你的敕封哪裏來?”
柯老夫人聞言不敢辯駁,抬手拭淚:“我隻是舍不得,一回來就亂糟糟的,我們娘兒們還沒好生說過話呢!”
柯三爺便跪下了:“父母在不遠遊,都是兒子不孝,惹母親傷心了。”方氏忙著夫唱婦隨,跪下磕頭。
瑤草有樣學樣,跪在母親身邊磕頭之後,低眉順眼裝啞巴。瑤草知道,此等時刻,自己母女多說,肯定多錯,不如交給父親,讓們母子們去打官司。
柯老夫人還在絮叨,意在擺擺威儀。柯老爺子忙著叫起,夫妻謝過落座,陪著父母拉呱話別。
柯老爺子更是笑嘻嘻把瑤草拉到身邊,爺孫倆笑嘻嘻交換著怕怕眼色。
柯老夫人便打開話匣子,絮絮叨叨起來:“我知道你們對我處理王氏一事有看法。我也知道你們大嫂子身上戾氣太重,過年期間留她在家,不過全個臉麵,初五過後,我預備讓她常駐青蓮庵家廟,吃齋念佛修心養性,隻是二房蘇氏病了,瑤枝摔了,我一人實在照管不過來著許多事情,三媳婦,你看……”
瑤草一聽這話頭,頓時緊張起來,祖母這話又要繞回到瑤玉換瑤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