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節儉悖論——節儉也會帶來衰亡(1 / 3)

從前,有一個惜金如命的財主,他把自己的金子埋在花園裏的一棵大樹下麵,每隔幾天就要挖出來,自我陶醉一番。突然有一天,有人發現了他的秘密,就把他藏在樹下的金子給偷走了,為此,財主痛不欲生。

後來他的鄰居們來看他,當了解事情的經過後,他們就問他:“你從沒花過這些金子嗎?”“沒有,節儉是我們家的傳統,我每次隻是看看而已。”他回答。鄰居們聽了,就哈哈大笑起來,並對他說:“按你這種對待金子的做法,有和沒有金子對你來說都是一樣的啊!如果你還是感到難受的話,就在大樹底下再埋一些石頭,把它們當作金子收藏起來好了。”鄰居們說完就走了,隻剩下財主呆若木雞地站在樹下。

這個故事看似很可笑,其實它提到了經濟學中的“節儉悖論”問題。18世紀,荷蘭的曼德維爾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書中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窩蜜蜂原本物質資源十分充足,每隻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後來一個哲人教導它們說,不能如此揮霍浪費,應該節約。蜜蜂們聽了哲人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迅速貫徹落實,個個爭當節約模範。但結果出乎預料,整個蜂群從此迅速衰敗下去,一蹶不振了。蜜蜂的故事說的就是“節儉的邏輯”,在經濟學上叫“節儉悖論”。

“節儉悖論”是凱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種理論,也稱為“節約悖論”“節約反論”“節約的矛盾”根據凱恩斯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但根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不好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根據凱恩斯的總需求決定國民收入的理論,節儉對於經濟增長並沒有什麼好處。實際上,這裏蘊涵著一個矛盾:公眾越節儉,降低消費,增加儲蓄,往往會導致社會收入的減少。在經濟學中一加一不一定等於二。也就是說,對單獨個人有益的事情不一定就對全體有益。在古老的社會體係中,我們總是處在充分就業狀態,因此,我們把國民產品用於消費越多,可用於資本積累的就越少。如果消費總是處在較高的水平,那麼傳統的節儉理論就是絕對正確的,即從個人和從社會角度來說都是正確的。也就是說,節儉悖論的存在,是有它的社會經濟發展的特定條件的,並不是說任何時候都如此。

通過節儉悖論我們不難看出,節儉導致支出減少,廠家也會削減產量,解雇工人,進而導致收入減少,最終減少儲蓄。個人致富需要儲蓄,如果整個國家的儲蓄加大,那麼社會就會出現貧困問題。經濟大蕭條時期的景象就是節約悖論的一個生動而可歎的例子。由於人們對未來預期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盡量多儲蓄。但是,他們不願意消費的心理和行為又導致其收入繼續下降。這就是說,在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經濟沒有達到潛在產出的情況下,隻有社會每個成員都盡可能多地消費,整個經濟才能走出低穀,邁向更加充分就業、經濟繁榮的階段。因此,必須刺激國內消費,這樣才能拉動經濟的發展,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

不過,對於節儉和消費的問題也要一分為二來看。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但這並不代表不去消費;另外,消費也不意味著奢侈、浪費。我們要提倡的是理性消費,對於盲目的消費顯然是要反對的,節儉和消費關鍵在於一個度的把握,不要過度節儉,也不要超出自己的經濟能力和經濟條件的範圍去盲目消費,這樣才是健康的理財方式。

按照現代理財觀念,過度節儉當守財奴,過度消費把錢花在沒用的地方,都是不被提倡的。我們在從事日常的一切消費活動,包括投資理財的時候,要時刻提醒自己要保證買來的東西“物有所值”,購入的應該是能夠物盡其用的商品,而應該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打折——華麗的誘餌

十一期間,小蘇和朋友來到了城市的核心商業區。很多商場都在舉行“買一送一”“買五送二”等活動,也有的商場掛起“全場商品一律六折”“滿200送80”的條幅,口號也喊得很響。

看了這樣的場麵,小蘇心動了,她覺得這個時候購物可真是太劃算了。一件原本400元的衣服,如果按照“滿200返80”的讓利來計算,一件衣服隻要240元,相當於打了六折。越想越覺得值,她連忙拉著朋友往各個品牌專賣店裏擠,生怕衣服斷碼了。朋友見此情景,告訴小蘇:“你以為真有這麼大便宜讓你撿啊?打折就是個誘餌,你怎麼連這個都不知道?”聽了朋友的話,小蘇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明明是打折了,怎麼不是撿便宜呢?

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不斷更新換代,商家們也開始不斷推出行之有效的促銷方法。其中最突出的一個方式就是“打折”,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商業風氣,在整個商業係統中快速蔓延,很多商店也都通過打折招攬大量的顧客,可以說“打折”與“客滿”總是形影不離。

眾所周知,一定數量的產品,無論是生產一件還是一萬件,投資都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廠房和機器設備等,然而這些投資在短期內並不能夠及時收回,因此人們將這種短時間內在數量上無法改變的投資成本稱為“不變成本”。然而,有一些投入比如勞動力,你如果想生產一件,可以少雇用幾個工人;你如果想生產一萬件,可以多雇幾個工人,這種隨時都可以改變數量的投資被稱為“可變成本”。不變成本與可變成本的總和,就是生產商品所需的總成本。如果將一段時間內所生產出來的產品視為一個整體的話,那麼,將生產這些產品所消耗的成本(包括不變成本與可變成本)平均分攤到每件產品上,我們便可以大致知道每件產品裏包含了多少可變成本與不變成本。因此就得到了“平均可變成本”與“平均不變成本”的概念,兩者之和可以叫做“平均總成本”。如果我們把廠家的商品銷售價格視為其從每件商品中得到的收益,那就可以通過價格和上述幾方麵的平均成本的大小關係,來判斷廠商願意生產商品的最高數量與願意銷售商品的最低價格。有時,商店會因為商品換季,或是生意轉行、清倉、拆遷或急需資金周轉等原因被迫降價甩賣商品,打折之後確實也會比原來的價格要低。但有時,商家喊出的“打折口號”完全是一種促銷手段,消費者應當透過一些折扣方式看清商家打折背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