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是人生的成功所在。因為,一個人最想做的事通常是他的興趣所在,這裏麵往往蘊藏著其天賦,做起來自然能得心應手。很多年以前,一個年輕落魄的退伍軍人去找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這位落魄的軍人想要找一份工作,但是他覺得很茫然也很沮喪。他隻希望能養活自己,並且找到一個棲身之處。他黯然的眼神告訴希爾,哀莫大於心死。希爾非常清楚,能否賺取財富,都在他的一念之間。希爾問他:“你想不想成為千萬富翁?”他苦笑著回答:“不要開玩笑了,我肚子餓,需要一份工作。 ”希爾嚴肅地說:“我不是在開玩笑,我非常認真。你隻要運用現有的資產,就能夠賺到幾百萬元。”他吃驚地問:“資產?什麼意思,我除了穿在身上的衣服之外,什麼都沒有。”通過談話希爾逐漸了解到,這個年輕人在從軍之前,曾經擔任富勒·布拉許的業務員,並非常喜歡烹飪。換句話說,除了健康的身體、積極的進取心,他所擁有的資產還包括烹調的手藝以及銷售的技能。當然,推銷或烹飪並無法使一個人晉身百萬富翁,但是這個退役軍人幸運地找到了自己喜歡做的事,也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你為什麼不運用銷售的技巧,說服家庭主婦,邀請鄰居來家裏吃便飯,然後把烹調的器具賣給他們?”於是,希爾借給他足夠的錢,買一些像樣的衣服及第一套烹調器具,然後放手讓他去做。第一個星期,他賣出鋁製的烹調器具,賺了 100美金。第二個星期他的收入加倍。然後他開始訓練業務員,幫他銷售同樣式的成套烹調器具。過了 4年以後,他每年的收入都在 100萬美元以上,後來他還自行設廠生產。
由一個落魄的退伍軍人變成一個百萬富翁,原因何在?就在於他一直在跟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打交道。銷售烹調用具充分調動了他的積極性,兩項特長相得益彰。這樣看來,退伍軍人能走向成功自然就不難理解了。
在走向成功人生的征途中,我們一定要堅信:適合自己的才是距離成功最近的。要使自己擁有一個成功的人生,就要充分地認識自己,找準位置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做他感興趣的事,可以發揮智力潛能的 80%以上;而做不感興趣的事情,則隻能發揮智力潛能的 20%左右。興趣具有神奇的力量。一個人一旦對某一事物或某項事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就會如饑似渴地去求知,百折不撓地去探索,千辛萬苦地去實現。古往今來,許多科學家、發明家獲得成功的經驗之中,至少有一條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所以有人說,做好某件事的內在動力在於人的興趣和愛好。一個人隻有真正喜歡做某件事,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