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看似非常難回答的問題:“怎樣吃掉一隻大象?”而實現一個大目標就像吃掉一隻大象一樣有很大的難度。
這裏可以告訴你,吃掉一隻大象的方法就是“一口一口地去吃”。同樣,把一個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然後從第一個小目標開始做!世界上沒有任何捷徑能夠一步登天,隻有腳踏實地,才能走得高,走得穩。
也就是說,結合你的實際情況,確立自己的目標,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可以把這一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實現一個小目標,會使你產生成就感和自信。在實現小目標的過程中,你應該製定一個詳細的時間表,嚴格按計劃執行。正如建造房子一樣,先由建築設計師繪出一幅藍圖,再由建築隊建造。在藍圖上,家中的各個擺設都要清楚地畫出,一切都要設計得井然有序。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奪得了世界冠軍,這個結果很讓人出乎意料。當記者問他為什麼會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麼一句話:憑智慧戰勝對手。
馬拉鬆賽是體力和耐力的運動,隻要身體素質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奪冠,爆發力和速度都還在其次,說用智慧取勝確實有點勉強。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這個偶然跑到前麵的矮個子選手是在故弄玄虛。
又過了兩年,意大利國際馬拉鬆邀請賽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蘭舉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參加比賽。這一次,他又獲得了世界冠軍。記者又請他談談經驗。
山田本一是一個性情木訥,不善言談的人,他回答的還是上次那句話:用智慧戰勝對手。這回記者在報紙上沒有再挖苦他,但仍然對他所謂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後,這個謎終於被解開了,他在自己的自傳中這樣寫道:
“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二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第三個標誌是銀行……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40多公裏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麼幾個小段路程輕鬆地跑完了。剛開始,我並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標定在40多公裏外終點線上的那麵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裏時就疲憊不堪了,前麵那段遙遠的路程把我嚇倒了。”
分段實現大目標,確實有發聾振聵的啟迪。聰明的人為了達成主目標,常會設定“次目標”,這樣會比較容易於完成主目標。很多人會因目標過於遠大,或理想太過崇高而易於放棄,這是非常可惜的。若設定“次目標”便可較快獲得令人滿意的成績,能逐步完成“次目標”,心理上的壓力也會隨之減小,主目標總有一天也能完成。
雖然大目標被我們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但最終還是為了實現大目標。因此,千萬不能隻追求那些小目標,千萬不能滿足於小目標的實現之中。
報紙上曾報道過某海300條鯨魚死亡的消息。原來,這些鯨魚為追逐小利,想吃掉沙丁魚,不知不覺被困在一個海灣而暴死。人有時也是如此,如果你隻追求小目標,就會空耗自己的青春,而一無所獲。
的確,追求小目標會使你鼠目寸光,隻顧及眼前利益。最終,你依然一無所獲,無法成就出色的人生。
那些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人,一心想著怎樣去解決溫飽,一旦溫飽問題解決,他就知足常樂,再不去奮鬥,最後,回過頭一看,後麵的人卻跑到前麵去了,而自己依然隻是一個小人物,依然默默無聞,可有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