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行動才可以改變你的命運,行動就是力量。我們說一個實際的行動大於十個空洞的幻想。我們總是在憧憬,有計劃而不去執行,其結果隻能是一無所有。成功,需要我們敢想,而且更要敢做!
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在工作中許多成功人士都是充滿活力的,他們以常人罕見的熱情和激情投入工作,為自己所執著追求的事業而獻身。
一位幽默大師曾說:“每天最大的困難是離開溫暖的被窩走到冰冷的房間。”是的,我們不得不承認,當我們躺在床上認為起床是件不愉快的事時,它就真的變成一件困難的事了。即使一個很簡單的起床動作,也就是睜開眼睛,把棉被掀開,同時把腳伸到地上的自動反應,這最簡單的事情都可以擊退我們的決心。
“現在”這個詞對成功的妙用無窮,而用“以後”、“下個禮拜”、“明天”、“將來某個時候”或“有一天”,往往就是“永遠做不到”的同義詞。有很多好計劃沒有實現,隻是因為應該說“馬上開始”,我現在就去做的時候,卻說“我將來有一天會開始去做。”
人人都認為儲蓄是件好事。我們用儲蓄的例子來說明好了。雖然它很好,卻不表示人人都會依據有係統的儲蓄計劃去做:許多人都想要儲蓄,隻有少數人才能真正做到。
這裏是一對年輕夫婦的儲蓄經過:
每個月達爾的收入是1200美元,但剛好相抵,每個月的開銷也要1200美元。夫婦倆都很想儲蓄,但是往往會找些理由使他們無法開始。他們說了好幾年:“分期付款還清以後就要……”、“加薪以後馬上開始存錢”、“下個月就要”、“度過這次困難以後就要……”、“明年就要開始存錢……。”
他太太安娜不想再拖下去了。她對達爾說:“你好好想想看,到底要不要存錢”丈夫說:“當然要啊!但是現在省不下來呀!”
這一次安娜下了決心。她接著說:“我們想要存錢已經想了好幾年,由於一直認為省不下,才一直沒有儲蓄,從現在開始就要認為我們可以儲蓄。我今天看到一個廣告說,如果每個月存100元,15年以後就有18000元,外加6600元的利息。廣告又說:‘先存錢,再花錢’比‘先花錢,再存錢’容易得多。如果你真想儲蓄,就把薪水的10%存起來,不可移作他用。我們說不定要靠餅幹和牛奶過到月底,隻要我們真的那麼做,一定可以辦到。”
為了存錢,起先幾個月,他們當然吃盡了苦頭,盡量節省,才留出這筆預算。現在他們覺得“存錢跟花錢一樣好玩”。
有沒有想到一個對於工作大有幫助的計劃?馬上就開始。想不想打電話給一個朋友,如果想,現在就去打。時時刻刻記著本傑明·富蘭克林的話:“今天可以做完的事不要拖到明天。”這也就是我們中國俗話所說的:“今日事,今日畢。”
如果常想“將來有一天”或“將來什麼時候”,那就會一事無成;如果我們時時想到“現在”,就會完成許多事情。
芸芸眾生中,其實絕大多數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多,真正的天才與白癡都是極少數的。然而,在走過漫長的人生道路後,有的人卻碌碌無為,有的人成就顯著。這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為何他們的成就卻有天壤之別呢?原來,他們最根本的差別並不在於天賦,也不在於機遇,而在於有沒有人生奮鬥目標!有沒有實現目標的行動!對於那些沒有目標沒有行動的人來說,歲月的流逝隻意味著年齡的增長,平庸的他們隻是在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重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