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倘若沒有理智,感情就會把我們弄得精疲力竭,為了製止感情的荒唐,所以才有智慧。”學會放棄不是不求進取,知難而退也不是一種圓滑的處世哲學。學會放棄,是一種自我調整,是人生目標的再次確立。有的東西在你想要得到又得不到時,一味地追求隻會給自己帶來壓力、痛苦和焦慮。這時,學會放棄是一種解脫。
古時候有一個國王,他特別疼愛小公主,視如掌上明珠,從不舍得訓斥半句,凡是公主想要的東西,無論多麼稀罕,國王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弄來。公主在國王的嬌慣下漸漸地長大了,她開始懂得打扮自己了。一個春雨初晴的午後,公主帶著婢女在宮中花園散步,經過雨水的潤澤,樹枝的花瓣上掛著幾滴雨珠,越發的迷人。公主正在專心欣賞雨後的景致,忽然被荷花池中的奇觀吸引住了目光。原來,池水經過蒸發,正冒出一顆顆狀如琉璃珍珠的水泡,渾圓晶瑩,閃耀奪目。這美麗的景致把公主完全迷住了,她突發異想:“如果把這些水泡串成花環,戴在頭發上,一定美麗極了!”
想到這裏,她便吩咐婢女把水泡撈上來,但是婢女的手一觸及水泡,水泡便破滅無影。折騰了半天,婢女在池裏撈得心急如焚,公主在池邊等得不耐煩了。最終,公主終於氣憤難忍,一怒之下,便跑回宮去找國王,她拉著國王來到池畔,對著一池閃閃發光的水泡說:“父王!你一向是最疼愛我的,我要什麼東西,你都依著我。女兒想要把池裏的水泡串成花環,作為裝飾,你說好不好?”
“傻孩子!水泡雖然美麗,終究是虛幻不實的東西,怎麼可能串成花環呢?父王另外給你找珍珠水晶,一定比水泡還要漂亮!”父王無限憐愛地看著女兒。“不要!不要!我隻要水泡花環,我不要什麼珍珠水晶。如果你不給我,我就不想活了。”公主驕縱撒野地哭鬧著。實在沒有辦法,苦惱不已的國王隻好把朝中的大臣們集合於花園,憂心忡忡地商議道:“各位愛卿!你們號稱是本國的奇工巧匠,你們之中如果有人能夠以奇異的技藝,用這池中的水泡,為公主編織美麗的花環,我便重重獎賞。”
“報告陛下!水泡刹那生來,一觸即破,怎麼能夠拿來做花環呢?”大臣們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哼!如此簡單的事情,你們都辦不到,我平日何等善待你們?如果不能滿足我女兒的心願,你們統統都要被殺頭。”國王盛怒地嗬斥道。
“陛下請息怒,我有辦法替公主做成花環。隻是老臣我老眼昏花,實在分不清楚水池中的泡沫,哪一顆比較均勻圓滿,能否請公主親自挑選,交給我來編串。”一位須發斑白的大臣神情篤定地打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