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你理機遇,機遇才理你(1 / 2)

哪裏有機遇?大多數人不善於培養自己發現眼前機遇的習慣,總認為機遇離自己還有很遠。凡事有所作為的人都是有心者,他們都習慣發現眼前的機遇,因為他們知道,機遇是不會主動“暗送秋波”的。

伯納德·巴魯克,是美國著名的猶太實業家、政治家和哲人。20多歲時候的他,就已經成為人人皆知的百萬富翁。同時,在政壇上也扶搖直上,鵬程萬裏,從而贏得權力、事業的雙豐收。後來,總統威爾遜任命他為國防委員會顧問和原材料、礦物和金屬管理委員會主席。時隔不久,又被政府任命為軍火工業委員會主席。巴魯克在1946年其政績又躍上一個新的台階,有幸成為美國駐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的代表,他在70多歲的高齡時依然雄風不減。他在當年曾提出過建立一個以控製原子能的使用和檢查所有原子能設施的國際權威的著名計劃——“巴魯克計劃”,這就是國防原子能機構的雛形。

巴魯克跟很多的猶太商人一樣,在創業伊始,也曆盡了千辛萬苦,正是因為他擁有一雙善於發現事物之間聯係的眼睛,在常人看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他卻發現它們之間存在的聯係,從這種聯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發財機遇,並一夜暴富。

1899年的7月3日,28歲的巴魯克從家中的廣播裏忽然聽到一個消息:聯邦政府的海軍在聖地亞哥消滅了西班牙艦隊。這意味著持續了很久的美西戰爭即將告一段落。

正好這天是星期天,第二天即7月4日,也就是星期一,以往,證券交易所在星期一不營業,但私人的交易所則依舊工作。巴魯克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他如果能在黎明前趕到自己的辦公室並大把吃進股票,那麼自己肯定會大賺一筆。

然而在19世紀末,惟一能跑長途的隻有火車,而且火車晚上還停止運行。為了把握這稍縱即逝的機遇,用天價在火車站巴魯克個人承包了一列專車,火速趕到自己的辦公室,黎明前做了幾筆讓人羨慕的生意,上午,他的股票價值就翻了幾十番。

機遇就像稟賦、天資一樣,它隻提供一個條件,一種可能,一個機緣。最有希望成功的,是善於利用每一次機會,並全力以赴的人,而並不是才華出眾的人。人生活在世上有沒有雙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有伸出雙手的意識。

一個生活艱辛的巴黎印刷推銷員的兒子——邁耶,16歲時的邁耶,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離開學校,在巴黎證券交易所當一名送信員。邁耶在這年夏天,撞上了他的第一次好運。他的姐夫受雇於巴黎的一家小銀行——鮑爾父子銀行。此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他的姐夫應征入伍,這個空缺職位被邁耶趁機申請並獲得了。這次機遇的把握,不僅使他從此闖入了銀行界,而且由於戰爭造成的銀行工作人員大量流失,使他在16歲時就得以自由地學習這個行業所有的東西。很快,邁耶就成了鮑爾銀行一個精明的員工,這個消息就很快地在銀行界傳播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