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1 / 3)

午時到禦花園品花。對於玉才人的著裝,我們思來想去,還是選了一件粉色宮裝,柔美溫順,看著討人喜歡,卻讓人印象不深。

當今皇後王華女是見過我的,我本來是要躲在迤邐閣中,可是思來想去,我在這宮中不能一直躲避,總會遇到熟人,與其這樣,不如喬裝以後,勇敢麵對,如今我不再瘸腿,嗓音也可以隨時更換,倒是有利得多。

陪玉才人去百花會,我也梳洗了一下,攬鏡自照,我的麵目比起少年時的軟弱天真還是變了許多,連眉目之間的味道也不一樣了。略施脂粉,頭發梳得一絲不苟。再照照鏡子,我都已經認不出自己了,那麼七巧你呢?倘若再見到我,你能認出我來嗎?

天氣漸熱,步行去禦花園,玉才人已經出了一層薄汗,路上遇到早先出發的吳美人,看到她侍女捧著的花卉,竟然也是一盆蘭花,隻不過這盆蘭花與玉才人的三色蘭相比,普通許多。

玉才人與吳美人點頭致意,相約前往禦花園,一路上鳥語花香,難得的柔和氣派。吳美人素來冷淡,今日也難得露出溫柔笑臉,玉才人本來就是天真純樸的性子,這一路走下來,兩人倒是多了些情分。

離午時還有片刻,皇後娘娘與皇太後還沒來,但是禦花園裏已經來了幾位嬪妃,品位高的分別是盧嬪、楊嬪、琴貴人,還有幾名新進宮的答應。我進宮後,已經從玉才人那裏得知,這盧嬪、楊嬪都是官宦重臣之女。至於琴貴人則是和七巧一派的,聽說以前也是一名宮女。這宮中除了當前幾人,還沒來的德妃也是比較受寵的,而這德妃也和七巧,也就是巧貴妃,情同姐妹。

我有種預感,今日七巧和德妃不會來。

盧嬪、楊嬪礀色一般,都是屬於端莊類型,琴貴人看起來很是圓滑,大概因為以前是宮女,對誰都是笑臉。我陪玉才人給幾位品位較高的嬪妃行禮,盧嬪、楊嬪都是淡然笑笑,倒是琴貴人,拉著玉才人說了會兒話。

轉頭一看,吳美人隻是冷冷的站在一旁,看似疲於應酬。玉才人給幾位品位高的嬪妃請安過後,還沒來得及與陸續來夏貴人、春答應說話,就聽太監通傳:“皇太後、皇後娘娘駕到。”

嬪妃齊齊跪拜請安,我也跟著跪下,片刻,就聽一聲:“諸位平身。”聲音平和中帶著威嚴,我起身一看,當今皇後王華女著一襲紅色綢衣,頭戴鳳釵,正含笑看著諸位嬪妃。我扶著玉才人默默坐到席位上,這才見到皇太後。我以前在皇太後的私廚中幹過活,此刻見到她,隻覺得她老了許多,戾氣也少了許多,大概是這深宮大院將她也耗盡了吧。

百花會實際上有些乏味,大抵是這群深宮女人拉攏人心,打發無聊時光的把戲。花卉由高等級的嬪妃到低等級的嬪妃輪流展示。盧嬪、楊嬪分別展示了一朵九龍爪菊和一束梅花。這兩束花朵並沒有什麼特別,隻是現在的天氣,難得見到菊花及梅花,也不知道是用了什麼法子使其開放。隻是感歎,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琴貴人的花卉也也是精致有餘,但無驚奇,大家想到她宮女出身,也無家底家世支撐,也沒有多加議論。輪到夏貴人,花卉還未端出來,皇後娘娘卻將她叫到身旁,細細端詳了半響:“到底是蒙古的美人,與我們中原的女子就是不一樣。”皇後笑著說這樣一句,也不知道是誇是貶。周圍的人也是看好戲的心態,大家都知道夏貴人自進宮以來,就頗受關注,連連受寵。

夏貴人倒是寵辱不驚,全沒了再迤邐閣內毫無主張的樣子。隻見她美目一笑,自是應答:“謝謝皇後娘娘抬愛。”轉而招手,讓宮女送上花卉。我抬眼一看,那不過是一株普通牡丹,顏色豔粉,卻不稀奇,看起來甚至有幾分敷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