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回答——在今年10月20日的夜裏,如果天氣晴好,你還可以再多活十二年。如果陰,“則當速措置”。也就是說,如果陰天,趙匡胤就將必死。說完此人就再次消失了。
趙匡胤牢牢記著這些話,到了這一夜,他獨自登上皇宮裏的太清閣四麵遙望,隻見天晴氣朗,星鬥明燦,他剛剛有些高興,卻不料突然間陰霾四起,天地陡變,隻是片刻之間,大雪夾著冰雹從天而降……趙匡胤移仗下閣,急傳宮鑰開端門,召來自己的弟弟開封府尹趙光義。兩人進入寢宮,把所有的太監宮女以及侍衛人等都斥退,開始喝酒。
守在外麵的人,隻能遠遠地看到,窗欞燭影之中,趙光義不時地離席站起,向後退縮,像是在推脫躲避著什麼,其他的什麼也聽不見,更看不清。等到他們喝完,時間已經到了最標準的深夜,三更天。這時大殿外積雪已有數寸之厚,趙匡胤和趙光義走了出來,所有的人都看到了趙匡胤拿著柱斧戳雪,回顧趙光義說——好做!好做!
然後他獨自回到殿裏解衣就寢,鼻息如雷。到了五鼓時分,也就是天已經快大亮時,殿外的守衛人等就再也聽不見任何的聲音了,宋太祖已經在睡夢中死去。而當天晚上,趙光義一直都在皇宮中,他馬上就接受了他哥哥的遺詔,在趙匡胤的靈柩前即位,成為了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以上,就是著名的“燭光斧影”事件的最初出處。沒錯,就是由一個和尚說出來的,而且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表明,該和尚這麼說有什麼根據。下麵請司馬光先生登場,他將為我們講一下“燭光斧影”之後發生的事情。不過請留意,這一僧一俗的各自記錄之間有一個最根本的分歧。
文瑩說,宋太祖死的當夜,其二弟趙光義是在皇宮裏的,並且和他哥哥同桌飲酒,在場隻他們兩人,再無第三者;
司馬光的一切紀聞有一個最大的前提——當晚趙光義根本沒有出現在皇宮裏過,晉王一直都老老實實地待在自己的王府裏。直到……有個叫王繼恩的太監來找他。
當天夜裏,趙匡胤死後,到了四更天的時候,他的皇後宋氏,命令宮中的大太監王繼恩出宮,召貴州防禦史趙德芳,也就是當時的二皇子。很顯然,這是召德芳來靈前即位。但是據司馬光記載,這位姓王的太監想了想,想起了趙匡胤活了這麼多年,一直以來都是要讓趙光義來當接班人的,所以他自作主張,把趙德芳放在一邊,直接去開封府宣召晉王趙光義。
這裏要留意,一切的事都是王繼恩的錯,趙光義就像當年陳橋之夜的趙匡胤一樣,是被騙的,是沒有責任的。
王繼恩來到開封府門前,卻突然發現府門前有人。一看,是開封府左押衙程德玄。王繼恩心裏有事,馬上問你在這兒幹什麼呢?
程德玄回答——我正在信陵坊睡覺,突然聽見外麵有人叫我,說是晉王召見。我急忙出去看,卻沒有人。等我睡下,外麵又喊,這樣一共有三回。所以我害怕了,想是不是晉王生病了,所以我才趕來。
這裏要特別指出,據《宋史?程德玄傳》記載,此人善醫,深通藥性。
王繼恩不再囉唆,他直接扣門求見。時值四更之後的深夜,趙光義立即接見,聽說他哥哥死了,而且要他馬上進宮即位,他“大驚”,且“猶豫不行”,最後說——我得和家裏人商量一下。然後進入內室,久久不出。
這時王繼恩急了,他向裏麵叫了一聲——再耽擱,就要白給別人了!
趙光義馬上出來了,當時天降大雪,他和王繼恩、程德玄一共三個人(注意,司馬光說,當夜隻有這三個人),徒步踏雪進皇宮。進去之後,王繼恩想趙光義按著以往的規矩,在直廬前等候。他說——請晉王在這裏稍等,我王繼恩先進去為您通報。
漫天大雪之中,趙光義沒言語,他身邊的程德玄說出了八個字——“便應直前,何待之有!”於是三個人直接進入了萬歲殿。殿裏守著趙匡胤屍體的宋皇後聽到王繼恩回來了,她問——“德芳來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