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是什麼?”果不其然,葉建歡的回答不出葉開的預料他這位大哥,這幾年脫離廣告界已經太久了,居然連這個名詞兒是什麼含義都不知道,這也能夠從一個側麵反映出來,他為什麼要拋掉廣告業務這一塊兒了。
“ci,簡單說起來,可以看做是企業形象。”葉開對葉建歡說道。
“哦,你要搞企業形象設計,那又包括什麼內容?”葉建歡反問道。
“那個,包涵的內容可就多了……”葉開回答道。
ci就是所謂的企業視覺形象識別係統,而ci設計,則是有關企業視覺形象識別的設計,包括企業名稱、標誌、標準字體、sè彩、象征圖案、標語、吉祥物等方麵的設計。
一般認為,ci起源於本世紀初的歐洲,目前所見到的最早的資料,是德國aeg電氣公司的案例。該公司在紀20年代,請著名設計師將“aeg”三個字母設計成標誌,並且將它統一用在信箋、信封以及部分產品上麵,這是同一? 化整體識別是最初嚐試。
當然了,在這之前,還能在銀行票據、軍隊服飾、宗教活動中找到類似的係列化、同一化的例子。
而在30年代,在英國倫敦的地鐵建設中,為了讓市民很快對這種新興的城市交通係統留下深刻的印象,當局請了著名設計師進行設計,盡可能以統一的形式規範各種獨立的設計項目,如車站站牌、車票、係列海報等。
統一的形式在不同的設計上一再出現,加深了市民的印象,取得良好的視覺效果。
二戰之後,歐洲的經濟亟待複蘇,美國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ci設計由於歐美各家大企業的介入而得到迅速發展。
在此期間,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一直被認為是在早期成功導入ci的典範。
“據說在50年代中期,ibm公司的董事長詢問公司的設計顧問,公司怎樣才能自己的開拓和創造xing特征,有效地傳達給世界人士?”葉開對葉建歡說道“這位顧說應該透過一種設計來傳達ibm的優點和特點,並使公司的設計統一化。他們以ibm三個字母構成新的標誌,以快捷、流暢而又極富行業特征的新標誌作為統帥來統一所的設計,令人耳目一新。在業績大幅上升的同時,ibm這三個連成一體的字母被譽為蘭sè巨人。”
事實上,ibm的成功,ji發了許多美國的先進企業著手導入ci設計的行列。
“那這東西跟我有什麼關係?”葉建歡反問道。
“關係很大你的廣告公司要保留下來,可以先從ci設計做起,這是一個賺錢的機會,也是一個可以讓你的公司的廣告業務獲得新生的好機會。”葉開表示道。
事實上,葉開對於美國企業化的表現形式印象很深刻,特別是像麥當勞那種ci企業形象標準化設計,他尤其欣賞。雖然隻是簡單的紅sè和黃sè的組合,不管設計是否好看但無論走到哪裏,隻要看到這個組合,人們就會想起麥當勞想起麥當勞漢堡的味道。在某種程度上講,這就是設計師最大的功勞。
“不過ci標準化設計不僅僅是一個企業形象的裝修,更是一種內在的文化,一種質量的保證,一種標準化和專業化生產的標誌,對於企業的發展來說,作用不可小看。”葉開說道,“可現在的很多國內企業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國外已經發展了幾十年的ci導入,在國內壓根兒就沒有一樣。”
說起這件事情葉開也是有所感觸的,前一陣子他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隨意地打量了幾眼,就發現國內的銀行網點大都欠缺標準化,營業點的設計五花八門,門臉和標識都截然不同看起來沒有統一xing,給人一種無序和雜亂的感覺。
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今的廣告同行兒們,還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市場空白。
葉開敏銳地地感覺到,這就是一個商機,有機會得去抓住,出手要快,還得準,否則過了這村兒,就沒有這店兒了。
“聽起來好像很複雜,具體要怎麼來操作?”葉建歡漸漸對葉開的提議產生了興趣。
“可以參考的例子很多,尤其是全球五百強的ci設計,大部分都是很有借鑒意義的。”葉開表示道,“其實說得簡單一點兒,無非就是給銀行的營業部設計一種統一的門楣而已,這麼說你能夠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