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做善於裝傻的聰明人(1 / 2)

做好小事是做成大事的基石。如果你從一開始就高高在上,就無法體貼部屬的心情,也就不能真正地活用別人。在這個世界上要活下去,要創造成就,你必須借助於人力,即別人的力量,但你必須從做小事開始,才會了解當部屬的心情,等你有一天走上更高的職位,你就知道如何讓他們貢獻出全部的工作熱情了。

兒子,世界上隻有兩種頭腦聰明的人:一種是活用自己的聰明人,例如藝術家、學者、演員;一種是活用別人的聰明人,例如經營者、領導者。後一種人需要一種特殊的能力——抓住人心的能力。但很多領導者都是聰明的傻瓜,他們以為要抓住人心,就得依據由上而下的指揮方式。在我看來,這非但不能得到領導力,反而會降低很多。要知道,每個人對自己受到輕視都非常敏感,被看矮一截會喪失幹勁。這樣的領導者隻會使部屬無能。

一頭豬好好被誇獎一番,它就能爬到樹上去。善於驅使別人的經營者、領導者或大有作為的人,一向寬宏大量,他們懂得高看別人和讚美他人的藝術。這意味著他們要有感情的付出。而付出深厚的感情的領導者最終必贏得勝利,並獲得部屬更多敬重。

沒有知識的人終無大用,但有知識的人很可能成為知識的奴隸。每個人都需要知道,一切的知識都會轉化為先入為主的觀念,結果是形成一邊倒的保守心理,認為“我懂”、“我了解”、“社會本來就是這樣”。有了“懂”的感覺,就會缺乏想要知道的興趣,沒有興趣就將喪失前進的動力,等待他的也隻剩下百無聊賴了。這就是因為不懂才成功的道理。

但是,受自尊心、榮譽感的支配,很多有知識的人對“不懂”總是難以啟齒,好像向別人請教,表示自己不懂,是見不得人的事,甚至把無知當罪惡。這是自作聰明,這種人永遠都不會理解那句偉大的格言——每一次說“不懂”的機會,都會成為我們人生的轉折點。

自作聰明的人是傻瓜,懂得裝傻的人才是真聰明。如果把聰明視為可以撈到好處的標準,那我顯然不是一個傻瓜。

直到今天我都能清晰記得一次裝傻的情景,當時我正為如何籌借到一萬五千塊錢大傷腦筋,走在大街上我都在苦思冥想這個問題。說來有意思,正當我滿腦子閃動著借錢、借錢的念頭時,有位銀行家攔住了我的去路,他在馬車上低聲問我:“你想不想用五萬塊錢,洛克菲勒先生?”我交了好運嗎?我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在那一瞬間我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急切,我看了看對方的臉,慢條斯理地告訴他:“是這樣……你能給我二十四小時考慮一下嗎?”結果,我以最有利於我的條件與他達成了借款合同。

裝傻帶給你的好處很多很多。裝傻的含義,是擺低姿態,變得謙虛,換句話說,就是瞞住你的聰明。越是聰明的人越有裝傻的必要,因為就像那句格言所說的——越是成熟的稻子,越垂下稻穗。

做好小事是做成大事的基石。如果你從一開始就高高在上,就無法體貼部屬的心情,也就不能真正地活用別人。在這個世界上要活下去,要創造成就,你必須借助於人力,即別人的力量,但你必須從做小事開始,才會了解當部屬的心情,等你有一天走上更高的職位,你就知道如何讓他們貢獻出全部的工作熱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