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2 / 3)

作者有話要說:  每次寫陰謀都死了好多腦細胞QAQ

☆、帝王策(十二)

初夏。

正午,陽光正好。

清澈見底的溪水從山上潺潺淌流而過,在日光下閃著粼粼波光,蜿蜒穿過山腳下三三兩兩的小瓦屋之間。其中一個造在溪邊的瓦屋屋簷下掛著串串的紅辣椒,屋前的曬穀場上攤著一本本的書,書頁隨著微風頁頁翻飛。屋中隱隱有說話聲傳出,屋子後方是一群懶洋洋散著步的雞鴨,雞寮邊上,一個不足三歲的小娃兒蹲在地上,手中握了一根枯枝,正專心致誌、目不轉睛地看著前方的大公雞篤篤篤地低頭啄著穀粒。

這是丹陽郡青杭縣以南十裏的溪山山腳處一個僅三四十戶人家的小村子,名喚牛家村。牛家村本也有百來戶人家,但十幾年前一場暴雨引發了山崩,非但埋了進牛家村的路,還改了溪山的山形,將村子圍在了山中,原來的那條路挖也挖不開,村民出入隻得爬上溪山再從另一邊下山,十分不便。大半村民紛紛搬了出去,如今還留著的人家就稀稀落落的幾十戶,整個村子極為隱蔽靜謐。

那小娃兒是個粉雕玉琢、模樣漂亮的男孩,圓圓白白的臉蛋,雙頰被太陽曬得紅撲撲的,一雙眸子烏溜溜的,眸光極亮,卻偏生皺著一雙眉毛,板著一張小臉,抿著一張小嘴,嚴肅而沉著,像是正在思考著什麼極難的事一般。

突然,小娃兒用手中的枯枝撥了撥大公雞前的穀粒,大公雞“咕”的一聲,揮著翅膀晃晃顛顛地跑了。

小娃兒砸了咂嘴,站起來慢騰騰地邁著小短腿往屋子前那些曬著的書走去,然後在其中一本書前又蹲了下來,默默盯了那本書半晌,他抓著手中的枯枝,在一旁的沙地上依樣畫葫蘆地畫著書上的字。

不一會兒,地上便密密麻麻的畫滿了歪七扭八的“字”。他畫得很用心,以至於遠處走來了一個人都沒有發覺。

“澈兒!”

小娃兒聞聲抬頭,一見來者,便扔了枯枝,奔上前去,張臂一撲,奶聲奶氣地叫道:“舅舅!”

男子哈哈一笑,一把將飛撲過來的孩子接住,抱了起來,瞥了一眼滿地的劃痕,笑道:“澈兒在畫畫呢?”

澈兒小嘴一扁,不大高興地糾正男子道:“澈兒在寫字!”

男子一看,果然是滿地的字,寫的竟是一首首的詩詞。“嗯,澈兒在寫字!是舅舅看錯了,舅舅給澈兒賠個不是。你看這是什麼?”男子變戲法似地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包打開,裏頭是一串紅彤彤的冰糖葫蘆。

澈兒頓時露出了歡天喜地的神情,一雙短短胖胖的手正要將冰糖葫蘆拿過來,卻突然想起了什麼,動作一滯,又變得一副嚴肅的模樣,正色道:“謝謝舅舅。”

男子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將冰糖葫蘆往這個過於老成規矩的孩子手中一塞,才揉著他的小腦袋,一臉寵溺地道:“澈兒真懂事!”

澈兒喜滋滋地啃著冰糖葫蘆,男子問道:“澈兒,你娘呢?”澈兒這會兒嘴裏已塞滿了東西,含含糊糊地道:“娘在屋裏寫字。”

門虛掩著,稍一走近,便可聽見屋內的說話聲。一個女子的聲音語帶哽咽地道:“……好不容易才打贏了西涼,怎麼沒幾年又打仗了呢?這回還是和咱們自己的大胤人打……我家阿雲的爹才說要向長官告假回家一趟的,現在……也不曉得還回不回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