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落入湘雲手中,得以與寶玉繼續卿卿我我、青梅竹馬了。

王夫人先輸一陣也不氣餒,把園中唯一和怡紅院相同麵積的蘅蕪苑給了寶釵,暗示二寶才是最般配的一對。賈母對王夫人這自欺欺人的想法不感冒,她注重的是實際、是結果,隻要湘雲得了實惠,她才不管外人是怎麼想的呢!

兩個最麻煩的人選好了地方,其餘的人就簡單多了。一如原著,探春住了秋掩書齋,惜春住了蓼風軒,李紈因教導姐妹們也住進了稻香村,而迎春則是黛玉的鄰居入住了綴錦樓。

賈府的辦事效率還是極快的,不出幾日便把各個院落收拾好了,到了選定的好日子二月二十二,所有的人一起搬進了大觀園。

登時,大觀園內花招繡帶、柳拂香風,不似前番那般那等冷清寂寞了。

這個時代的女子,被諸多規矩禮法所限製,整日裏被關在那狹小的空間裏生活,時日一久,難免壓抑了本性變得的有些抑鬱,喪失了少女原本應有的活潑和天真。如今有了大觀園這個不小的活動空間,又沒了長輩們在眼前注視著,怎不叫她們如掙脫了樊籠的鳥兒般狂喜呢?

於是素日裏這些儀態萬千、端莊自持的少女們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整日裏笑逐顏開,和姐妹們聚在一起或讀書、或寫字、或彈琴下棋、作畫吟詩,以至描鸞刺鳳、鬥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無所不為。興之所至,還會一起遊園,登高觀月,乘船遊湖,真是無拘無束,開心快活。

自玲瓏成為黛玉的這些日子裏,一直和姐妹們朝夕相處,對每個人的性格多少了解一些。這其中除了迎春和惜春讓黛玉感受到了幾分親情外,其他的人並沒有走進黛玉的心裏。而每每想到這二人將來的結局,黛玉總是心有不忍。

為此,黛玉有意在二人麵前講述了一些小故事,至於內容自然多是女兒家自尊、自愛、自強為主。她將這些源自現代的小故事編篡成道聽途說、奇聞野史,以二人能接受的程度娓娓道來,倒是讓二人為之向往、沉醉。

黛玉的目的是借此隱晦的提醒警示她們,至於二人能不能因此有所感悟,有所改變,隻能看她們自己的意願了。再多的,黛玉也無能為力了,畢竟自己的路,自己的命運還是要靠自己去走,去爭取的。

黛玉一直認為,在大觀園生活的這些日子,應該是每個人生命中最難忘,最開心的記憶,隻是這種生活實在是太短暫了,幾年之後便會風流雲散,各奔前程,也許等再見麵的時候,已是物是人非了。

借著大家初進大觀園的興奮勁,黛玉也隨著姐妹們把大觀園遊玩了一遍,更是趁這個機會找尋到了離開的最佳地點。隻等著拿回林家家產後,就可遠走高飛了。

與此同時,王嬤嬤也借著出府的機會和天佑聯絡了好幾次,囑咐他每日在選定的地點等候,若接到通知,便將馬車備好放在隱蔽處,好接應她們離開。天佑自然知道此事的輕重,很是鄭重的答應下來,每日在指定的地點等候,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退路已經鋪好,就等黛玉的再次行動了。在搬入大觀園的半個月後,黛玉終於又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裏出手了……

第二十四回 突發變故(已修改)

京城的三月,殘冬似是未曾走遠,依然讓人在看到滿眼春意的同時,感受到它的料峭、微冷、清寒。

微雨過後的夜空,無星無月,整個賈府被籠罩在夜幕之中,失去了白日裏的繁華喧囂,隻有各處的風燈在夜色裏搖曳著,顯得是那麼的蒼涼落寞。

黛玉在這清寒的夜色裏潛行著,雖然因為天氣的原因,府裏巡夜的人因為偷懶而少了很多,但依然讓黛玉的行動平添了許多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