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算計的府裏,用這種法子讓兒女過的相對舒心、安全。這樣的一個人,怎麼會去主動自殺黛玉左思右想過後,大約猜到了其中的真相。左不過是趙姨娘想一抒心中多年的怨氣,所以與馬道婆勾結著想用魘魔法來害人,不過尚未實施計劃,便被人發現而導致事情敗露。而賈府此時正愁著如何挽回名聲,在此情況下,趙姨娘自然而然的成為蘀罪羊,被推了出來當了棄子。
雖然這都是黛玉做出的猜測,不過卻命中了事實的真相。就在黛玉主仆對趙姨娘的事感慨萬千的時候,賈府中還有兩人正為此糾結著。
大觀園中的秋掩書齋內,一個身材消瘦、舉止粗糙的少年正神情悲戚的說道:“三姐姐,姨娘是被這府裏的人給逼死的,咱們得給姨娘討個公道啊!”
“環兒不要再說了,都是姨娘自個不爭氣,怨不得別人。如若不是她先想著害人,又怎會落得如此下場?如今老爺、太太沒有怪罪咱們姐弟,已是大度,你還要怎樣?”探春帶著一臉的怒意,憤憤的說道。
賈環見探春竟是如此態度,心中氣急:“三姐姐,你怎麼這樣講話,姨娘是咱們的親娘,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咱們。如今她被人害死,你不但不難過,反倒蘀仇人說話,你……你也太不孝了!”
探春見賈環惱了,忙上前拉著他坐下,緩和了方才的態度,慢慢勸道:“環兒,姨娘去了,姐姐心中不是不難過,隻是事已至此急也無用。如今咱們姐弟最要緊的是韜光養晦,慢慢地積蓄力量,等來日咱們都出息了,自然能給姨娘討回公道。到那時,凡是欺淩過咱們的人,都要付出應有的代價。”
聽了探春的話,賈環雖還將信將疑,到底平靜了許多。探春借機又勸他好生讀書,爭取得到老爺的重視,而進一步提升他在府裏的地位。至於她則在老太太那裏奉承著,姐弟二人齊心合力,在府裏爭得一席之地。
姐弟倆在房裏談論了好一陣子後,賈環才帶著幾許不甘心,悶悶不樂的從探春這兒離開出了大觀園。
探春好不容易安撫住賈環,將其打發走,登時疲憊的坐在那裏沉思不已。說實話在她心裏,雖然對姨娘的死有些難過,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竟有一絲徹底解脫了的筷感。畢竟素日裏姨娘帶給她的不是榮耀,而是無盡的羞辱。每次姨娘鬧事後,府裏的下人們總是用輕視的眼光打量她,她實在受夠了如今姨娘去了,探春到覺得輕鬆了不少,她想著依著她的努力,假以時日必會出人頭地,到那時姨娘自會因她而獲得哀榮,也算是她這個女兒為姨娘盡得一份孝心吧。
探春正謀劃著自己的將來,而走出大觀園的賈環卻終是心有不甘,他對賈府充滿了恨意。在這府裏他從來就沒被當成主子看待過,同為二房的少爺,他和寶玉的待遇可謂天壤之別,除了姨娘,每個人都瞧不起他,就連親姐姐都是如此。如今唯一疼他的姨娘死了,他恨不能毀了這賈府為姨娘報仇。
就在這種心理促使下,在其後的日子裏,賈環通過賈芸結識了市井之徒倪二,開始把自己打探到的消息源源不斷的告訴倪二,從而加速了賈府傾倒的速度。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賈環倒是從賈府這泥沼中掙脫出來,有了一個相對較好的結局,這也算不幸中的萬幸吧。
第三十六章 水墨江南
自黛玉離開賈府,從炎炎夏日至夏末秋初,須臾之間已是一月有餘。
在此期間,黛玉與賈府皆沒有停下對對方的行動,都在私下裏各自忙碌著。借著賈府家大業大,人多口雜之故,李福父子到是打探回來不少消息。
比如寶玉自得知黛玉離開後,很是不依不饒的大鬧了一場,定要親自出府去找回林妹妹不可。賈母被他鬧得食不下咽,寢不安眠,若不是賈政最後出手將其鎮住,這小祖宗還不知會作到什麼地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