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花二人還是生活閑適, 教導孩子時, 江湖上流言四起, 並傳到中都。
高麗背後挑動武林紛爭, 有意亂我中原,好揮師西進,問鼎天下。如藏寶圖之事就是高麗人炮製出來的,高麗國第一高手李卓皓的弟子大量滲透進中原,便宜行事。其中便有嫁禍徐州司馬氏私藏藏寶圖, 挑動中原武林人士自相殘殺的案,幸而有武英侯、肅毅侯、雷釗等人識破對方計謀武功。
一時之間, 中原武林人人對高麗國義憤填膺,便是傳至市井百姓中間, 百姓們也紛紛好奇這高麗是何等大國,比之契丹如何。
兩國敵對, 民/族主義反而在民間更容易被煽動,而民族主義卻從來是衝滿著好鬥性的。
政治家常常利用民族主義時屢試不爽,而且這不分階層,甚至底層人民和江湖人比之高堂名利客更加忠誠。
徐州和中都本就相隔不遠,花弄影等人離開徐州才一個多月, 中原大地民間江湖掀起反高麗的高/潮。
尚還在中都的高麗使臣崔敏浩自然感受到了這股風氣, 甚至會館中的小吏、小二、下人對他們都不甚友善。
他也難免憂慮,此時高麗已陷入不利之境,他沒有想到三王子他們居然會失手,露出這樣大的破綻。而此時已經不是要證據證明他們高麗人對擾亂中原的事有關, 而是群情激憤,要證明他們和這事沒有關係。
韓奇峻也不禁吃驚,好好的怎麼就打亂他的步驟了。
這日在崔敏浩的惴惴不安中,軒轅淩恒召崔敏浩進宮覲見,這時朝中重臣包括魏、謝二人都在。
崔敏浩此時卻也無心去看殿上還有哪些大臣,一來就向皇帝喊冤,涕淚齊流。
崔敏浩又言及定國公與高麗往來和平,高麗主動進中都稱臣納貢之事。
樞密史趙崇義卻問:“崔大人,定國公給高麗王的書信是何人何時送進高麗的?”
崔敏浩不禁詫異,卻說:“去年九月,是定國公的下屬,小臣哪裏能識?”
趙崇義問:“姓什麼,叫什麼,年齡幾何?定國公的信使,高麗朝中總要款待吧。高麗國內是誰負責款待他呢?”
崔敏浩額間不禁冒出冷汗來,崔敏浩道:“信使應該是秘密見我王,所以,我也不得知,隻是領了出使大原的差事。”
趙崇義道:“區區信使,哪能直接見到高麗王,總得朝中大臣引薦,引薦之人又是誰呢?從前是否和定國有交情?”
崔敏浩道:“小臣卻得回國後在朝中問問,才能清楚,但小臣心想,左右不是金侍郎、李尚書,就是寧仁君、忠勇伯,除了小臣之外,他們漢語說得最好,也最慕上國風物。”
這時朝中人看向崔敏浩的眼光都變了,崔敏浩心頭砰砰直跳。
這時魏無忌笑著說:“本侯從未去過高麗,沒有想到高麗白白給魏家送上這樣一份大禮,倒叫本侯不知何以為報,更不知如何自處了。”
崔敏浩看著魏無忌,見他風華絕代,身穿賜服蟒袍,心中猜中,臉色一白:“你……你是……”
魏無忌十分怠慢的神色向他抱拳:“崔大人不是說我魏家與你高麗往來深厚嗎?怎麼我本人到了你跟前,你卻不識呢?”
崔敏浩道:“你是武英侯?你怎麼在這裏?”
魏無忌笑道:“崔大人這話才奇怪,本侯乃大原之臣,在大原朝中不是很正常嗎?本侯倒是很奇怪,魏家與高麗王並無交情,高麗為何要賣好於我們,按你所說家父一封求和信促使高麗稱臣納,可是一件大功勞呢。”
崔敏浩隻能強撐,說:“繼然是兩國邦交的好事,侯爺又何必玩笑?兩國和平,皆大歡喜,天皇陛下恩澤萬裏,不是很好嗎?”
崔敏浩這話字麵上什麼明確信息都沒有,聽眾各自立場會有不同理解,他就魏無忌現在要麼不確定自己父親有沒有寫過信,要麼現在不追究,之後他還可以私下應付一下。但是可惜得很。
魏無忌諷笑道:“綽爾高麗,本侯當初就算想要揮軍東進,也隻差皇上一道軍令,便可攻占高麗王都。爾等卻說家父主動向高麗王求和,那豈不自降身份?家父就算想造反,北伐軍攻打契丹國都乃是用計巧取,大軍銳氣尚在,就會不顧皇上與朝廷一鼓作氣直接滅了高麗,洗掠高麗。占遼東,滅高麗,將雍州以北、薊遼、遼東、高麗連成一片,地域也不小,若要稱王可比高麗王要好看多了。家父不造反,求和不報豈不冒僭越之嫌?家父若要造反,向高麗求和就是脫褲子放屁。難不成,家父不主動向高麗求和,憑你們還敢主動打我們不成?高麗人,且用點腦子,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你不了解家父與本侯的作風,怎麼就敢輕易高攀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