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現在的賈璉也清楚,這說不得也是勳貴們的另類的一種避禍方式。若非這些勳貴之後大多不成器,也不會有他這位榮國候的一枝獨秀。即便是想要打壓功勳,聖上也不能做得太過。

上輩子四王八公除了邊緣化的水溶就沒一個成氣候的後代,最終被一網打盡。對昭明帝來說完成了夙願,卻也在他的皇帝生涯中留下了汙點,尤其那時候得太上皇隆旭帝明顯沒和他站在一塊兒。

這輩子有了賈璉這麼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才,兩代皇帝倒是在對勳貴一事上達成了默契。賈璉算得上是兩人在朝堂上塑起來的典型。

看,皇室並未忘記當初與太祖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們,現在那些功臣之後身上領的盡是虛職並非皇室吝嗇,而是這些人實在是稀泥扶不上牆!賈璉同樣是勳貴之後,不也靠自己的能力襲了侯爵並且現在也是正二品的吏部右侍郎。

出仕多年直到現在賈璉才明白了這個道理,也不免後怕得出了一身冷汗。要是這四王八公中還有個誰也跟他一樣有奇遇能力出眾,那他現在得到的很有可能就不是兩任皇帝的賞識而是忌憚和打壓。

朝堂危險,遍布荊棘。

賈雨村對寧國府一脈的彈劾綿綿不絕,朝堂上人人自危的同時賈璉心裏冷笑連連。

不過是得了大司馬一職,這賈雨村還真當自己是個人物了?要不是其他人都明白官場上的潛規則,昭明帝又怎麼可能用這個瘋狗一般的人物。

像賈雨村這樣肆無忌憚的白眼狼,可是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人最忌憚的。

混亂的彈劾最終落下尾聲,以司徒淵對寧國府的事點了三司會審作為落幕。昭明帝這樣的態度讓敏銳的人一下就明白寧國府完了,而接下來,很有可能那些已經沒落卻仍然耀武揚威的勳貴也跑不掉。

不過從寧國公爵位從穿到賈代化身上變成一等將軍開始,寧國府在京城的地位就一降再降。早年寧國府威風赫赫是因為寧榮二府是八公中的領頭人,而自打榮府與其分宗賈代化亡後,這寧國府就連三流家族都算不得了。

牌匾上掛著的還是寧國公的牌匾,實際上的當家人賈珍不過是襲了個三等將軍的爵位,在朝堂上除了這麼個爵位連虛職都沒有。是以到了這個時候,隻知道花天酒地的賈珍發現自家被禦林軍圍了後,連求救的對象都沒有,平時那些與他一同的酒肉朋友所謂的世家子弟們早被得了消息的長輩拘在了家中。

在見到被押回家一直在京郊修道的賈敬時,還懷著些許希望的賈珍徹底癱了下去。賈珍知道自家雖然沒做什麼大逆不道的事,但做下的那些在上位者眼中也是忌諱的。

在皇子之間投機押寶什麼的,讓兒子娶了老忠義親王的外室女兒什麼的……林林種種,或許老聖人不是很介意,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對成為太子前的七皇子,他們可沒給什麼好顏色。

隻是現在的賈璉也清楚,這說不得也是勳貴們的另類的一種避禍方式。若非這些勳貴之後大多不成器,也不會有他這位榮國候的一枝獨秀。即便是想要打壓功勳,聖上也不能做得太過。

上輩子四王八公除了邊緣化的水溶就沒一個成氣候的後代,最終被一網打盡。對昭明帝來說完成了夙願,卻也在他的皇帝生涯中留下了汙點,尤其那時候得太上皇隆旭帝明顯沒和他站在一塊兒。

這輩子有了賈璉這麼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才,兩代皇帝倒是在對勳貴一事上達成了默契。賈璉算得上是兩人在朝堂上塑起來的典型。

看,皇室並未忘記當初與太祖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們,現在那些功臣之後身上領的盡是虛職並非皇室吝嗇,而是這些人實在是稀泥扶不上牆!賈璉同樣是勳貴之後,不也靠自己的能力襲了侯爵並且現在也是正二品的吏部右侍郎。

出仕多年直到現在賈璉才明白了這個道理,也不免後怕得出了一身冷汗。要是這四王八公中還有個誰也跟他一樣有奇遇能力出眾,那他現在得到的很有可能就不是兩任皇帝的賞識而是忌憚和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