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論三位一體》中,奧古斯丁卻說:“是真實的被稱為愛,否則就是欲求;那些欲求的人被不適當地說成是在愛,正如那些愛的人被不適當地說成是在欲求。但是,隻有堅持真理,按照公義生活,從而鄙棄一切與愛人相對的世間事物,才是真正的愛。”奧古斯丁的愛就是“純愛”,隻有純愛才能使人回歸上帝,獲得幸福。
奧古斯丁不僅認為真正的愛來自於人對上帝的渴求,而且美也都源自於上帝。最高的、絕對的美就是上帝,上帝是美的來源和創造者。出了絕對的完美意外,那些道德美,形體美都是低級的、相對的美。它們都是通向無限的絕對美的階梯。他說:“主,我感謝你。我們看見了天和地,即物質受造物的上下兩部,或物質的和精神的受造物……我們又見萬流委輸,海色的壯麗,大陸上壙壤的原野和長滿花卉樹木景物宜人的腴壤。”和亞裏士多德一樣,他認為整一、和諧就是美的體現。
奧古斯丁說,物質美是短暫的、相對的美。至高無上的美是上帝,上帝就是“美本身”,上帝的美超越人的感官和任何具體的形象。這種神性的美是以心靈來觀照的,是永恒的、絕對的。必須有真摯崇高的感情、純真的靈魂的聖徒們才能領略它、領悟它。奧古斯丁曾領略過這種美:“我為達到至高的美的相等而欣喜,對此,我不是憑肉眼,而是憑心靈去認識。因此,我相信我以肉眼所見之物愈是接近我以精神領悟之物,它便愈加完美。但無人能夠解釋為何如此。”
物質也是上帝的創造物,物質美是精神美的映像。一切自然的美的事物,都是在頌揚上帝的神性和信仰的奇跡。對太陽的欣賞,與其說它是燦爛的光輝,不如說它是象征著上帝的神性。
奧古斯丁以宗教神學的審美觀闡釋說,美獨立於我們而存在,我們隻是觀照它,沒有創造它。“一切物體的美都是具有悅目色彩的各部分的和諧。”外在的和諧是反映或達到了一種“整一”。
整一是一種存在的秩序,是美的內在規定,是美的本質。“沒有一種有秩序的事物是不美的。”無論自然中還是藝術中的那種整一,並是上帝在上麵打下的烙印。和諧代表有限事物所能達到的最近於上帝的那種整一。沒有事物完全沒有整一性,也沒有事物具有完美的整一性,完美的整一隻屬於上帝自身。他說:“人們無需過多留意便會發現,沒有任何形式、任何形體全無整一的某種痕跡,而由於所有形體,甚至最美的形體,其各部分都必定以一定的間隔排列於空間,處於不同的位置,因而難以達到它所尋求的整一性。”
所以,他說道:“一個人如果像一座雕像一樣被安置在一座極其宏偉美麗的建築的一角,他將難以察覺他僅僅作為其一部分的這一建築的美。”人們居於世界之中,隻能是世界中的一部分,因此,人們永遠不能把握作為一個整體的世界之美。隻有上帝,才能把握世界整體的美。
然而,我們人可以用心靈借助藝術來創造美。他說:“人類以多麼驚人的努力,用各種藝術、技藝,使服飾、鞋襪、容器以及一切種類的製品變成粲然可觀,還創造繪畫和各種雕塑,這些已經遠遠超出日常使用的需要和前景的內容……我們的心靈朝暮渴求的美的作品,是由心靈轉換出來並高於心靈的。”
即使是藝術家創造的美也是來自於上帝。“藝術家得心應手製成的尤物,無非來自那個超越我們靈魂,為我們的靈魂日夜盼望的至美。”藝術模仿不是模仿事物的所有方麵,而是發現和深化來自上帝的那些美的痕跡。所以,沒有虛構,便不能成為真正的藝術,藝術的真實也就永遠不能等同於生活的真實,藝術的“真實”揭示了生活的真實底蘊和意義。
奧古斯丁把古希臘哲學,尤其是柏拉圖的理論思想與基督教教義糅合在一起,闡述了一種宗教神學的美學思想。他提出的“神性美”在基督教世界中經久不衰,是在一種新的融合中發展。
奧古斯丁在哲學上的成就是非常卓著的,他指出了一切美都源於上帝的觀點,而且與此同時,他還為我們分析了信仰和思想的關係,思想隻能是信仰的婢女,信仰也隻有當一個人去相信的時候,他才會真正地知道神的存在。他認為美、詩歌、藝術都是對上帝的反映,生活中一切的一切都是指向那個最高的真實——上帝。奧古斯丁信仰基督,但他的思想大多來源於柏拉圖,他是一個新柏拉圖主義者,許多的心柏拉圖思想都被他繼承吸收。在新柏拉圖主義的影響下,奧古斯丁脫離了摩尼教善惡對立的二元論學說,進而歸信了基督。
奧古斯丁看重形而上的東西,和中國的易經所說一樣,他也認承“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他輕視感官上的享受,注重冥想和精神上的超脫。他的宗教神秘主義美學思想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世俗藝術虛構、想像、構思、象征和形象等方麵,他都進行了猛烈地攻擊,他的這種觀點雖然是消極的,和獨特的,但是仍然影響了虛度偶的流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