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任用好官(1 / 1)

劉詢是從民間回來當了皇帝的。他深有體會,要治好國家必須要有好官。登基後他就開始調用清官、賢官、能官、耿直官。

他首先想到的是那個敢於冒死直諫劉賀的龔遂。劉賀被廢以後龔遂跟著他又回到了昌邑國,依然不斷地教誨劉賀。龔遂的品德可嘉,劉詢就任命他為渤海郡守。渤海郡盜賊很多,幾任郡守都沒有治理住。劉詢召見龔遂問話:“你用什麼辦法治理地方,消滅那裏的賊盜?”龔遂反問:“不知陛下是讓我鎮壓他們呢,還是安撫他們?”劉詢說:“我任用賢能良才,當然是要他用和平的手段使秩序恢複。”龔遂說:“我按陛下的方針去辦。”

龔遂上任以後,馬上解散了各級治安官吏,同時宣布,凡攜帶鋤頭鐮刀鬧事的都是善良的農民,隻有攜帶武器的才算賊盜。鬧事的老百姓聽到郡長的這個命令紛紛解散,賊盜很快消失。龔遂又下令打開倉庫救濟貧民,深受百姓擁護,渤海郡治安開始好轉,刑獄案件稀少。

潁川郡(今河南省禹縣)太守趙廣漢整治地方尚佳,劉詢就提拔他到長安當京兆尹(首都市長)。

在趙廣漢當潁川郡太守之前潁川非常亂。官吏結黨營私,幫派林立,橫行鄉裏,幾任太守都被趕走。趙廣漢上任以後在郡政府門外設置了一個竹筒,接受人民的投訴,鼓勵揭發不法分子。早就忍無可忍的老百姓紛紛寫匿名信告發,趙廣漢很快掌握了官匪勾結的組織名單。他又利用離間計,對甲說乙告了甲,對乙說甲告了乙,讓他們相互揭發狗咬狗,幫派很快瓦解,盜匪跟著絕跡,社會日漸平靜。當了京兆尹後,凡有功有獎的都歸部下,有錯的自己承擔,很得部下敬佩,漸漸形成一支圍繞著他轉的親信“隊伍”。這支部隊樂於聽命,他指到哪裏,他們就打到哪裏,而且勇往直前,寧死不逃避。由於有了這支散布在京城各個角落的保安部隊,什麼邪惡都逃不過他的眼睛。有幾個歹徒在長安遠郊集會,商議搶劫一家飯莊,人剛到齊,保安就破門而入,一網打盡。在他治理的首都長安,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政清人和、秩序良好的局麵。老百姓說,自漢朝建立以來,從沒有一個市長能勝得過趙廣漢。

當劉詢還在民間當平民時就聽說河南郡守黃霸執法公平,寬以待人,有口皆碑。昭帝時代,鑒於先帝劉徹嚴刑峻法造成的惡果,霍光恢複了文景時代的溫和政策。後來因為上官桀集團鬧騰的教訓,霍光的手就硬了起來,不知不覺又執行起劉徹的殘酷法律。上有所好,下就有效。一些官吏為了迎合上級的意圖,在法律上寧可嚴厲點也不給半點寬鬆,又出現了一連串的冤假錯案。黃霸卻不隨波逐流,他實事求是,在河南郡糾正所有的冤假錯案,很得民心。那時劉詢就誇下海口說:“有朝一日我當了皇帝,第一個擢升的就是黃霸。”黃霸果然被調入京當了廷尉正(司法部審判長),負責裁決疑案。

劉詢的整頓吏治,任用好官,使霍光輔政時代推行的無為而治逐漸轉化為有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