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6年7月(漢宣帝地節四年)霍氏家族三百餘口在刑場上伏法,霍皇後也在雲林館上吊自殺。半年後,劉詢才從悲痛、悔愧的煎熬中掙脫出來。他第一次感到頭上再也沒有高屋蓋頂的壓抑,腳下再也沒有舉步維為艱的羈絆。他是個有抱負的君主,利用手中的權力大刀闊斧地推行儒法合流,刑德兼施的王、霸雜用政治綱領,整吏治、正法紀、減租稅、降鹽價、假公田……迅速國富民強,人民安居樂業。史稱漢朝的“中興”時代,超過了“文景之治”盛世。
巫蠱之禍
公元前92年四月(征和元年),漢武帝劉徹在居建章宮時,“見一個男子帶劍入中華門,疑其異人,逐之弗獲。上(上指皇帝,以下均同——筆者)怒斬門侯。冬,十二月,發三輔騎士大搜上林,閉長安門,十一日乃解。巫蠱始起”。
陽陵大俠告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使巫當馳道埋木偶人,詛皇上,有惡語”。“春二月,父子死獄中。”
“閏月,諸邑公主、陽石公主及皇後弟子長平侯衛伉皆坐巫蠱殊。”
衛太子“性仁恕溫謹”,“上每行,常以後事付太子,宮內付皇後(衛子夫)”。“上用法嚴,多仁深刻吏,太子寬厚,多所平反。雖有百姓心,而大臣皆不悅。”黃門蘇文告上曰:“太子入宮戲。”劉徹“上益太子宮人二百人”。
公元前91年(漢武帝征和二年),上“夢木人數千持杖擊”之,怒,拜趙人江充為繡衣使者,“使督察貴戚近臣”,“江充自與太子及衛氏(衛皇後)有隙,見上老,恐晏駕後為太子所殊,因是為姦,言上疾祟在巫蠱。於是。上以充為使者,治巫蠱獄”。“充先治後宮稀幸夫人,以次及皇後,太子宮,掘地縱橫”。充雲:“於太子宮木人尤多。又有帛書,所言不道。”
巫蠱之亂
衛太子害怕,請教師父石德。石德說:“前丞相父子,兩公主及衛氏皆坐此”,“可矯以節收捕充。”太子“遂從石德計……”,“秋,七月,收捕充等……太子自臨斬充”。
太子入宮見衛後,衛後偷兵符“發長樂宮衛卒”,蘇文逃回甘泉宮,向劉徹“言太子反”。劉徹信以為真,派宰相劉屈犛帶兵去鎮壓。太子知道事情鬧大了,一麵征發長樂宮警備部隊迎戰,一麵到北軍調正規部隊。“太子立車北軍南門外,召護北軍使者任安,與節(調兵符節),令發兵。安拜受節,入,閉門不出。太子引兵去,率四市(即長安東西南北市)凡數萬眾,至長樂(宮)西闕下,逢丞相軍,合戰五日,死者數萬人,血流入溝中。民間皆雲‘太子反’,以故眾不附太子,丞相附兵濅(逐漸)多。”衛太子失勢,和兒子劉進亡命湖縣(今靈寶縣),“八月,辛亥,吏圍捕太子”,太子“入室距戶自經(頸)”。衛皇後因兒子謀反事株連,被劉徹賜自縊。劉徹下令清查“太子黨”,太子的孫子劉病已(隻有兩歲)株連,也被抓進了郡邸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