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1 / 3)

時起床,為的就是買新鮮蔬菜。

十幾天做菜生涯,加上應濱湖悉心教導,萬茜不僅廚藝進步不少,還認識了兩個菜販。

菜販是一對夫妻,男的叫黃龍,女的叫曾紅,兩人都四十歲左右,萬茜便黃哥,曾姐的叫。

夫妻倆是南城黃鄉人,在市場門口擺攤,這樣不用交攤位費。賣到清晨八點,黃哥就去工地,曾姐去做保姆,黃哥在工地是個小頭目,偶爾賣不出去的菜也能自己消化,有時工地趕工期,就隻有曾姐一人在賣。

萬茜偶見老鄉,興奮不已,他們菜新鮮,價格公道,萬茜便天天在這買菜,有時還會用家鄉話聊一聊。

真正促使他們關係更近一步,是因為賣肉的老板。肉販欺負萬茜新手煮婦,不僅短斤少兩,還總給萬茜高價。萬茜是個傻孩子,不懂還價,就這樣一直任人宰割。

曾姐知道後,當即幫萬茜把多收的錢要回來,雖說隻是三兩塊,但這份情,萬茜領了,感慨還是家鄉人最親。

今天,萬茜買了兩個大西瓜,北京西瓜就是貴,這種大量上市季節,南城才三毛一斤,北京卻要一塊五,整整翻了五倍,可是沒有西瓜的夏天是不完整的,誰叫她喜歡吃呢,買吧。

兩個大西瓜,萬茜提著有點費勁,夫妻倆幫她提回家。

到家,兩人看著潔淨的瓷磚地麵,齊搖頭說不進去,說身上髒賣完菜還沒換衣服。萬茜哪肯,拉著兩人進屋,兩人不肯脫鞋,萬茜知道他們顧慮,小胡子有時去別人家也不願脫鞋,害怕腳臭,所以家中常備鞋套。

萬茜遞給夫妻倆鞋套,兩人才小心翼翼踩進來,參觀萬茜房子,口中嘖嘖讚歎,說他們要在北京有這麼一套房子,就什麼都不用做,接兒子過來享福。

萬茜切開一個西瓜,遞給兩人,兩人接過,小心地吃著,怕汁水和西瓜子落在地磚上,邊吃邊用袖子擦嘴。萬茜連忙遞紙巾給他們,笑道哪有那麼好,我們家小胡子現在還在還房貸呢,每個月要還八千多,還二十年,是個標準房奴。

夫妻倆聽的咂舌,說北京房子他們一輩子都買不起,隻能給兒子在鄉下蓋一棟房子。

從聊天中,萬茜知道他們已經離開家鄉十五年,兒子由奶奶帶大,標準留守兒童,一路磕磕碰碰長大,現在讀高一。

言談中,夫妻倆充滿對兒子歉意,隻能用錢來彌補。他們現在最大心願就是為兒子在南城市區買套房子結婚用,等兒子生了大胖小子,他們心願就齊全了。

萬茜聽得心酸,她總覺得兒女的房子、車子、婚姻都應該讓他們自己做主,自己賺。但父母卻總是將這些重任放在自己肩上。一旦沒給兒女準備房子,就覺得虧欠。

這樣的父母活得太累,從子女出生,他們就是為子女而活。萬茜不希望她父母這樣,也不願任何一個父母這樣活著。

“黃哥,曾姐,你們都辛苦一輩子,兒孫自有兒孫福,管他們幹嗎,或許你做了,他們還不領情呢。”

曾姐道:“兒女就是債,沒辦法。”

這話題很沉悶,萬茜連忙轉移,說還有一個多月就到中秋節,我要回家見我父母,你們也能馬上回家看兒子嘍。

夫妻倆笑得勉強,中秋節他們也就跟兒子母親打打電話,怎麼可能回去,火車票太貴,關鍵還難買,在北京工作的話有雙倍工資拿,一反一順一千多呢。

萬茜說現在能網上訂票,你們以後買票我幫你們訂。夫妻兩開始還沒聽懂,等知道後連忙站起來感謝萬茜。這可是幫了他們大忙,每年買火車票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場噩夢,連夜排隊,有時排了也不見得能買到票,買了站票就隻能坐在過道上熬二十多個小時。

萬茜連忙讓兩人坐下,小事一樁,現在有搶票軟件,不需要人工操作,方便得很。夫妻倆還是半懂不懂,但沒關係,能方便買到票,這個他們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