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真的老了。眼前的老太太眼袋深重,眼角魚尾紋已經深刻,臉上的肉也不再緊致,萬茜不敢再看,不敢再想,潛意識裏,她拒絕承認父母變老。
這些年,她不是經常看到父母,視頻裏也不是太清晰。每次麵對麵相見都是隔好幾個月甚至是半年。
每次,她對於父母的印象都停留在上一刻離開的時候,但歲月卻無情地在他們臉上留下痕跡。所以每次相見,萬茜總覺得父母老態很多。反觀應建業和秦秀梅,由於經常見,倒不覺得,感覺一年如此,兩年三年依舊如此。
小兔漸漸長大,父母也在漸漸老去。
當晚,萬茜沒睡安穩,她在心裏為自己算了一筆賬。
如果父母能活到八十歲,以自己這些年回家的頻率算,她和父母能待在一起的時間還有多少。
一算驚心。
父親55歲,母親53歲,25年計算,自己平均一年能回家待十天左右,也就是250天,這看起來是個很大的數字,但經曆過的人都知道。過年過節回家,待在家裏的時間並不長,更多的時候是在走親訪友,真正能陪父母好好說話孝順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一百天。
才100天,相比25年,9125個日子,你每90天才有一天能陪父母好好說說話。
但給父母的愛是最等不了的愛。
因為時間不等人,父母老得遠比你想象中要快。
這一次,萬茜比任何一次,都想回南城。
起因,有父母漸漸老去的顧慮,有他們隱瞞產生的擔憂,有剛剛心算,那驚心的結果,但最主要的,是萬茜心態的轉變。
前幾天,公司一位女同事結婚,到處散喜糖。女孩倒是不熟,其他部門的,也就是點頭之交而已。萬茜第一反應就是又要給紅包,這年頭,有的人就是臉皮厚,八竿子不聯係的人,也敢在結婚時通知你。我要結婚了,記得來。就差後麵加一句,一定要帶紅包。
不過這次倒不需要萬茜破費,女孩準備辭職回家結婚,沒打算請萬茜這些不相熟的同事,隻是單純高興想慶祝一下。
有吃還不用付錢,同事們立刻對女孩好感備增,紛紛恭喜打趣。
知道女孩男朋友也在北京工作時,有人便問她:“結婚而已,為什麼要辭職。”
女孩和男朋友都是外地人,也是不同的城市。今年過年女孩帶男朋友回家,她父母就一定要她回家結婚,要不然不同意兩人交往。
究其原因,是女孩父母覺得,工作離家,還有重新回家定居的可能。但一旦女兒在外地結婚,十之八九會定居在北京或男孩家鄉。
年輕的時候出去闖闖,他們不介意。但未來,他們還是希望女兒能定居在身邊,有個照應。所以他們才會堅決讓女兒回家結婚,婚房,喜酒,工作,什麼都幫你準備好了,回家吧。
女孩沒有絲毫猶豫,她男朋友家父母也是心寬,因為他們不止一個兒子,兒多就是債,不僅愁沒錢給兒子買房結婚,還愁分配不均,惹得兄弟反目。兒媳婦家條件比自己好,去那就去那,還省得心中愧疚。
於是兩個年輕人辭職了,辭得迅速。他們這些年在北京,也是壓力巨大,突然之間,父母什麼都安排好了,不用他們操心。瞬間,便覺得北京生活處處不如意,想立刻回家結婚生子過日子。
女孩臉上幸福地笑道:“以後,我們就是好好生活,不是努力生存了。“
張俊傑在旁羨慕地聽著,他父母沒有安排一切的能力,他前女友也不願意跟他一起回家。
重回家鄉,隻有一小部分人擁有這樣的資格,更多的人隻能堅守。
但,萬茜有資格回南城,為什麼一定要擠在北京生活,如果在南城,小兩口的日子會不會更加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