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1 / 3)

屁,要把他哄高興了,他才能帶我去啊。

“哦?你這麼有信心我們一定能打贏?”他反問我。

“當然了,赤壁一戰,你們定會成功。”我信心十足地對他說。

“記得你小時候說我一定能為父報仇,後來真的實現了。你是金口玉言,有了你的話,我們一定能成功。”說著他伸手向我擺出了一個“V”字。

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竟然還記得。

“恩。”我也衝他擺出了個“V”字。

☆、烈火張天照雲海

三日後大軍出發,開往三江口。

當夜大船開到三江口,周瑜請程普、魯肅一班軍官在帳中待命,隻等東南風起,便調兵出,一麵報告孫權接應。黃蓋早已自己準備了火船二十隻,船頭密布大釘,船內裝滿了蘆葦和幹柴,灌以魚油,上麵鋪著硫黃、焰硝等引火之物,各用青布油單遮蓋。船頭上插青龍牙旗,船尾各係走舸。

眾將領在帳下聽候,隻等周瑜號令。甘寧、闞澤扣住蔡和、蔡中在水寨中,每日飲酒,不放一卒登岸。周圍盡是東吳軍馬,圍得水泄不通。隻等帳上號令下來。周瑜正在帳中坐議,探子來報:“吳侯船隻離寨八十五裏停泊,隻等都督的好消息。”

周瑜即差魯肅遍告各部下官兵將士:“各自收拾船隻、軍器、帆櫓等物。號令一出,立即行動。倘有遲誤,即按軍法處置。”眾兵將得令,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廝殺。

我看著今晚天色晴明,微風不動。暗自想怎麼會有東風,況且孔明也不在這裏,借東風更多是不可能的,而且此前也沒有什麼“草船借箭”、“舌戰群儒”、“闞澤獻書”、“龐統獻計”,隻有這“苦肉計”是我親眼見證的,看來,這《三國演義》是誇大了許多啊。那麼接下來,隻有我自己看了。

將近三更時分,忽聽見風聲響動,大旗轉動。我出帳觀看,旗腳竟飄向西北,霎時間東南風大起。我大驚:真的有東風。周瑜大喜道:“這真是天助我也!”於是喚集諸將聽令。

先教甘寧帶了蔡中和降卒,沿南岸而走:“隻打北軍旗號,直取烏林地麵,正是曹操屯糧的地方。深入軍中,舉火為號。隻留下蔡和一個人在帳下,我自有用處。”

第二喚太史慈吩咐:“你可領三千兵,直奔黃州地界,斷曹操合淝接應之兵,就逼曹兵,放火為號。隻看紅旗,便是吳侯接應之兵。”這兩隊兵最遠,先發。

第三喚呂蒙領三千兵,去烏林接應甘寧,焚燒曹操寨柵。

第四喚淩統領三千兵,直截彝陵界首,隻看烏林火起,以兵接應。

第五喚董襲領三千兵,直取漢陽,從漢川殺奔曹操寨中,看白旗接應。

第六喚潘璋領三千兵,盡打白旗,往漢陽接應董襲。六隊船隻,各自分路去了。卻令黃蓋安排火船,使小卒馳書約曹操,今夜來降。一麵撥戰船四隻,隨於黃蓋船後接應。第一隊領兵軍官袁耀,第二隊領兵軍官周泰,第三隊領兵軍官蔣欽,第四隊領兵軍官韓當。

四隊各引戰船三百隻,前麵各擺列火船二十隻。周瑜自與程普在大艨艟上督戰,徐盛、丁奉為左右護衛。隻留魯肅和闞澤

及眾謀士守寨。程普見周瑜調軍有法,甚相敬服。

孫權帶人親至三江口,大家慌忙接駕,孫權登船後說已差陸遜為先鋒,直抵蘄、黃地麵進兵,陳武在後麵接應。周瑜又說已差人在西山放火炮,南屏山舉號旗。全都準備停當,隻等黃昏舉動。孫權坐在船中,親自主戰。

天色向晚,周瑜喚出蔡和,令軍士縛倒。蔡和叫道:“我們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