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的大教育家孔子就說過:“人而無信,未知其可也。”墨子也曾說過:“言不信者,行不果。”事實上的確如此,我們不妨再來看一下這個真實的故事:
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晏殊,14歲時就被地方官視為“神童”推薦給朝廷。他本來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得到官職,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參加了考試。事情十分湊巧,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做過的,得到過好幾位名師的指點。這樣,他不費力氣就從幾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並得到了皇帝的讚賞。但晏殊並沒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複試時,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皇帝,並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皇帝與大臣們商議後出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結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誇獎。
晏殊當官後,每日辦完公事,總是回到家裏閉門讀書。後來皇帝了解到這個情況,十分高興,就點名讓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員。當晏殊去向皇帝謝恩時,皇帝又稱讚他能夠閉門苦讀。晏殊卻說:“我不是不想去宴飲遊樂,隻是因為家貧無錢,才不去參加。我是有愧於皇上的誇獎的。”皇帝又稱讚他既有真實才學,又質樸誠實,是個難得的人才,幾年後提拔他當了宰相。
晏殊為人誠實,表裏如一,不弄虛作假,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的。
智慧箴言
誠信是一種責任、一種美德、一種力量,誠信是立身之本,如果一個人喪失了誠信,就無以在社會上立足。誠信幾乎滲透到了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小到誠實、不說謊、遵守時間,大到對祖國、事業的忠誠與堅守。講誠信的人並不是“傻”,而是具有一種高尚的情操,這也是現代文明的重要基礎和標誌。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的大教育家孔子就說過:“人而無信,未知其可也。”墨子也曾說過:“言不信者,行不果。”事實上的確如此,我們不妨再來看一下這個真實的故事:
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晏殊,14歲時就被地方官視為“神童”推薦給朝廷。他本來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得到官職,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參加了考試。事情十分湊巧,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做過的,得到過好幾位名師的指點。這樣,他不費力氣就從幾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並得到了皇帝的讚賞。但晏殊並沒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複試時,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皇帝,並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皇帝與大臣們商議後出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結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誇獎。
晏殊當官後,每日辦完公事,總是回到家裏閉門讀書。後來皇帝了解到這個情況,十分高興,就點名讓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員。當晏殊去向皇帝謝恩時,皇帝又稱讚他能夠閉門苦讀。晏殊卻說:“我不是不想去宴飲遊樂,隻是因為家貧無錢,才不去參加。我是有愧於皇上的誇獎的。”皇帝又稱讚他既有真實才學,又質樸誠實,是個難得的人才,幾年後提拔他當了宰相。
晏殊為人誠實,表裏如一,不弄虛作假,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的。
智慧箴言
誠信是一種責任、一種美德、一種力量,誠信是立身之本,如果一個人喪失了誠信,就無以在社會上立足。誠信幾乎滲透到了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小到誠實、不說謊、遵守時間,大到對祖國、事業的忠誠與堅守。講誠信的人並不是“傻”,而是具有一種高尚的情操,這也是現代文明的重要基礎和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