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在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報業之時,巴菲特卻看出了報業類似專賣的特許權,自此便不斷地購入媒體股。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長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1992年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美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19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55萬美元了。
2008年金融海嘯時,巴菲特果斷出手50億美元購入高盛優先股,此舉既為當時風雨飄搖的美國資本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也給他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帶來了豐厚利潤——每年5億美元的股息收益。按照巴菲特自己的話說,每當秒針“滴答”一聲,高盛就要付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15美元。
這就是巴菲特的果斷,他常為自己的果斷而自豪,最不喜歡無謂的空想與枯坐。當別人向他提出任何建議時,他總會說:“除非你可立即提出一個確定的價,否則我不會浪費時間跟你談。”
巴菲特通過自己的行為將堅毅果敢傳授給子女,這些品質不需要他去說教,孩子們就已經從他的所作所為中學到了,這比語言教育好上數百倍。樹立行動楷模,這是每個做父母的確確實實應該做的,而不是天天嘮叨起來沒完沒了,對子女的教育有言傳,更要在身教。
智慧箴言
果斷可不是魯莽,是在你進行了必要的調查和準備後應持有的心態,否則就是做了無用功;但如果什麼也沒有準備就行動那就是魯莽了。巴菲特的經驗告訴我們,深思熟慮後就要展開行動,不要被其他的言論左右。
1970年代,在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報業之時,巴菲特卻看出了報業類似專賣的特許權,自此便不斷地購入媒體股。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長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1992年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美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19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55萬美元了。
2008年金融海嘯時,巴菲特果斷出手50億美元購入高盛優先股,此舉既為當時風雨飄搖的美國資本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也給他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帶來了豐厚利潤——每年5億美元的股息收益。按照巴菲特自己的話說,每當秒針“滴答”一聲,高盛就要付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15美元。
這就是巴菲特的果斷,他常為自己的果斷而自豪,最不喜歡無謂的空想與枯坐。當別人向他提出任何建議時,他總會說:“除非你可立即提出一個確定的價,否則我不會浪費時間跟你談。”
巴菲特通過自己的行為將堅毅果敢傳授給子女,這些品質不需要他去說教,孩子們就已經從他的所作所為中學到了,這比語言教育好上數百倍。樹立行動楷模,這是每個做父母的確確實實應該做的,而不是天天嘮叨起來沒完沒了,對子女的教育有言傳,更要在身教。
智慧箴言
果斷可不是魯莽,是在你進行了必要的調查和準備後應持有的心態,否則就是做了無用功;但如果什麼也沒有準備就行動那就是魯莽了。巴菲特的經驗告訴我們,深思熟慮後就要展開行動,不要被其他的言論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