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的最高峰,被群山所拱衛。它形狀完美,頂端雲霧籠罩,格外顯眼。不僅如此,此山足足高八十四萬丈,位於西方大地的正中,乃是西土第一高山,因為終年積雪不化,又被稱作大雪山。

巍峨的雪山之上,有一條石階小徑,曲曲折折,蜿蜒而下,從峰頂一直延伸到地麵。小徑上黑影攢動,仔細一看,竟然全是前來參加講道的修士,他們的樣貌光怪陸離、五花八門,倒是讓接引與準提長了見識。

“前方有世尊大法禁製,不可飛行,我們也要落下去了。”因陀羅說著,帶領二人徐徐降落,老老實實地從地麵向上爬台階去山頂。

雪山氣候寒冷,即使沒有風雪,也讓人感到徹骨的冷意。準提修為不足,不得不運轉法力護定周身,抵禦這陣陣寒氣。他轉頭看去,接引身上也隱隱約約有金光閃現,顯然在做同樣的事。

不知在人群中走了多久,他們終於到了峰頂,上麵原本麵積應該很寬闊,至少遠遠比準提誕生的那座山穀大。隻是現在這裏黑壓壓坐的全是西方修士,大都穿著因陀羅那種長袍。正中間有一高大的林伽寶座,一位麵色異常蒼白的英俊男子盤膝靜坐於其上,雙目微闔,額飾新月,藍黑色長發如瀑披散,正是濕婆。

帶路的因陀羅忽然劈啪一聲,化作無數細小的紫色雷光電蛇,閃爍著消散於冰涼的空氣中。二人正訝異間,一個一模一樣的因陀羅越眾而出,含笑又向他們行了一禮,這一回他身上的氣息比之前強了不知多少倍。

“那是我的三百個雷霆化身之一,我本人乃是三世尊座下八位護法天王之一,需要坐鎮吉羅娑山以防萬一,那些化身是我派出去邀請過路修士用的。”他笑哈哈地解釋。

兩人對這種神妙的法術大為讚歎,還想要說些什麼,倏地一聲清脆的磬聲響起,整個山峰頓時安靜了下來,因陀羅也麵現嚴肅之色,結跏坐了下來。接引準提也急忙坐好,熱切地看著中間的濕婆。

濕婆緩緩睜眼,一雙清澈、冰冷,如吉羅娑山天空一般顏色的眸子掃視全場,被人看透的感覺從準提心底升起。

“多謝各位道友今天能來參加此次法會,”濕婆緩緩地說,語言中蘊含著無形的力量,令人心神清靜“法會目的有二:一者為後進的道友指點方向,二者各家修士互通有無、交流經驗。我西方靈氣稀薄、物產貧瘠,遠不比那東土。唯有眾修士齊心協力,放下嫌隙,共同努力,方能在求道之路上越行越遠,彌補先天不足。閑話至此,下麵我正式講道……”

濕婆講得的確不錯,而且準提發現他所講得確實是接引和自己所缺少的:關於化形後的修煉要點與訣竅,化形成先天道體的巧妙之處,化形後續修行境界的展示,法力運用的技巧等等。

當年,盤古開天辟地,身化萬物,構成了整個天地的主要部分。所以與之相對,準提現在這具先天道體,也就是他自己所謂的“人身”,其實就暗合天地之理: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三百六十五星辰,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便有三百六十五穴竅;天有五方五行,人有五髒;天有六炁六合,人有六腑;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天有二十四節氣,人便有二十四節脊骨;天有四時,人亦有四肢。一言蔽之,天人之間一一對應,自有無盡玄妙在其中……

天人既能對應,修煉也罷、感悟天道也罷,無不事半功倍。這便是為何草木禽獸、妖怪精靈,無不要化形成先天道體的原因,也是日後女媧造人、人族終成天地主角的原因。

而與之相對,準提意識到他們的修煉功法必須要有所改變,以適應這具身體。濕婆雖然沒有傳授具體的行氣路線、打坐姿勢之類的細節,卻已經直指關竅,把要點說明,以接引、準提的資質,足以量身為自己打造一套全新的吐納方法。

另外,西方靈氣稀薄也是不爭的事實,如果隻用靈氣吐納的方法來打磨禸體、淬煉精神的話,修煉進境極慢。濕婆則提供了一種他與梵天、毗濕奴共同創造的精神修煉之術:苦行。

苦行這種修行不需要絲毫靈氣,隻需要通過種種外界手段來刺激自己,使自己身心感到痛苦,以此克製欲望、鍛煉心誌,最終增強精神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