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
界分別觀就是指觀想地、水、火、風、空等諸般世界,明了萬法皆空本質,破去我執;緣起觀則是觀想順逆十二緣起,悟生死流轉之理,以對治愚癡煩惱。實際上這兩種觀法就是把接引準提與幻境中所做的一切拆開簡化,以免後來者像他們兩個一樣深陷其中,難以解脫。
金仙過後無具體修行方法,隻有境界指點,具體如何就要靠各人的本事了。不過他們根據金仙本願大乘小乘的區別,劃分了兩條道路:一條是小乘本願金仙,隻求自己解脫,修行迅速。這種金仙被稱為阿羅漢,這是西方梵語,意為滅盡煩惱,已出三界。阿羅漢完結本願後成為大羅,被稱為辟支佛,即梵語“獨自覺悟者”的意思。這種本願修行到辟支佛就到頭了,雖然是大羅之位卻隻是大羅中的泛泛之輩,不會有很大的神通。
另一條是大乘本願金仙,本心之願既要覺悟自我又要覺醒他人,這種金仙被稱為菩提薩陲,梵語的“覺有情”之意,準提建議將其簡稱為菩薩,便於他人表達。菩薩修行本願宏大,覺我覺他,修行速度就慢多了。
兩人重新劃分了一下菩薩乘從金仙到大羅的境界,分為八地。八地一成,修為不再退轉,則證得大羅,稱為八地菩薩,亦可稱為大菩薩。隨後兩人根據自己的推演猜測又增加了兩重修行境界,合稱菩薩十地。十地之後的境界離他二人太過遙遠,還非他們所能夠想象。
“本來還想一口氣把‘佛’這個境界也劃分出來呢,隻可惜道行不夠,終究是不能勉強。”準提心裏歎息了一句,站起身來。
他麵前的接引也站了起來,腦後忽然放出十二種光,似乎各有各的妙用,有的無窮無量,有的無邊無際,有的自在無礙,有的發人智慧,有的清淨明朗……等等等等,裏麵有一座蓮台在其中載沉載浮,受十二種光明反複浸染,絲絲汙穢從中排出。
“師兄是在祭煉本命蓮台嗎?”準提問。
“正是,我對定力金光若有所悟,發現其中蘊含多種妙用,可以一一析出,分別修煉。”接引答道,“我有預感,用這十二種光祭煉蓮台可以有大收獲。”
準提若有所思,想要自己試試能不能這樣祭煉七寶妙樹。
兩人一路有說有笑,運起神境通向西方走去,眨眼之間就到了浩瀚大海之上。
“燭九陰!”
長嘯一聲響徹天地,如鯨鳴,似龍吟,慨然浩蕩而來,打斷了接引準提二人的前進。
一頭不知幾千裏長的大魚自北冥大海中躍起,遍體蒼青無鱗,雙鰭自然展開,昂首仰天長鳴,億萬湛青雷球憑空出現,顆顆都有小巫真身大小,散發著毀滅氣息,齊齊向遠方攢射而去。
青雷滾滾,密集無比,遠遠望去若怒潮排空,準提看了此景臉色微變,他自忖這一下若是換成攻擊自己,也許便隻有受死一途了。他又去看接引,發現對方跟自己臉色差不多。
“鯤鵬,你在這北冥苦修無數載,便隻有這幾分本事嗎?!”
炸雷般的聲音在天際滾動,準提以天目神通看見那北海岸邊,鍾山之上盤繞著一條巨龍,身長千裏,首若人麵,通體赤色,正是巫族陰陽之祖巫燭九陰,現了本體真身。
鴻鈞成聖立紫霄
燭九陰龍身昂然長吟,張口一吐,陽氣化作滔天純陽真火,滾滾奔騰而去,虛空為之扭曲。烈焰對麵,鯤鵬放出的億萬青雷如怒潮呼嘯,浩浩蕩蕩,鋪天蓋地而來。
一連串震耳欲聾的爆響聲傳來,兩股沛然巨力在半空中劇烈撞擊,熾烈白光冒出,罡風氣流翻滾四湧,北冥大海鼓蕩澎湃不已,數萬丈高的巨浪被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