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分走,各自帶回去起塔供養不提。

須彌山上,釋迦牟尼元神飄飄蕩蕩,落到峰頂,合什而坐,靜心體悟適才死亡感受。

九九八十一日後,無窮無盡無量佛光自他身上擴散開來,向四麵八方映照而去,風雪隨驟,卻消融於無形之中。金花瓔珞滿空翻滾,青蓮白虹層疊鋪開,梵唱隱隱,霞彩萬道,寶焰繽紛,盡皆通明。

異象之中,現出一尊巍巍然紫磨金身,身高丈六,白毫螺髻,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圓滿,正是世尊釋迦牟尼佛。

忽有五色焰光交織舞動,形如孔雀,自遙遠天際破空飛來,尾羽燦爛,裹挾著長長虹橋,光華如瀑垂落。

五色孔雀虛影之上,立著一個白衣僧人,長身玉立,頭冠瓔珞,耳璫臂釧,正是孔雀明王菩薩。

“恭喜世尊更進一步,成就無上混元大道,證得虛空自在。”孔雀明王合什一禮,“兩位教主命我請你去西方極樂淨土。”

“煩勞明王帶路。”釋迦牟尼佛合什微笑。

“數十年間,一舉頓悟混元道果,成就聖人,當真了得。”準提搖頭感慨,旁邊接引也是一般神色。

極樂淨土入口打開,孔雀明王帶著釋迦牟尼佛步入其間。一應門人弟子,護法天人紛紛合什禮讚:“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恭喜毗濕奴十世輪回,終成大道。”準提率先過去祝賀,隨後接引亦跟著開口祝賀,然後是大梵天、大自在天、燃燈佛、毗盧遮那佛等人。

“道友既然得證混元果位,我這大雷音寺世尊的位置也該讓一讓了。”燃燈佛嗬嗬笑道。

“如此,我便卻之不恭了。”釋迦牟尼佛也不推辭,畢竟自己是聖人位置,如此並無不可。

“道友以大乘之道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當有一片淨土,與我等交流修行感悟。”接引提醒道。

“老師說得對。”釋迦牟尼默運心神,頓時一片不遜於極樂淨土的淨土延展開來,內有無邊莊嚴勝景,正中間是一座高山,巍然聳立,山頂有祗園精舍,娑羅雙樹,一枯一榮。釋迦牟尼大袖一揮,頓時大雷音寺也被挪入那座山上,毫無不諧。

“心之所化,成就此山,便叫做靈山吧。”他點了點頭。

“釋迦今日既然成聖,何不在大雷音寺登台說法,讓無淨土佛國的大眾也能領略一番?”準提問道。

“這是自然。”釋迦微笑。

不多時,大雷音寺已是修士雲集,熙熙攘攘,釋迦牟尼佛高升法座蓮台,開言講解三乘妙法:“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是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服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