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隻求神通速成,不求本心超脫,終是難免重墮輪回,正所謂神通不敵業力,便是此理。”釋迦牟尼道,“修行修行,修於行止。滅心中諸毒,方可參悟菩提。若是能一生堅持慈悲行善,縱然此生限於資質難成,輪回投胎時也可憑一世功德投個好胎,換來上乘修行資質,投身天人道也未可知。”
“不錯,你這般傳道,實乃大功德,與太清道兄傳‘道德’於世相同。”準提點頭道,“你成佛後,那丈六金身與我等以定力凝成的金身大不相同,想來是把傳法功德融入其中了吧。”
釋迦牟尼想起自己修出的那尊胖大丈六金身,與自身清瘦的樣子大不相同,也會心一笑:“功德圓融,無傷眾生,或許這便是那金身無棱無角,圓潤豐滿的原因吧,我也說不大清楚。色者,空也。外相如何,何須執著?”
準提哈哈一笑,正欲說些什麼,卻忽然頓住,喃喃自語一聲:“原來如此。”
“釋迦可否借我兩片娑羅樹葉?”準提回過神來,笑嗬嗬地以他心通對釋迦牟尼佛道明原委。
釋迦牟尼品味著靈台中的信息,點了點頭:“老師請自便。”
準提抬手一指,旁邊那棵娑羅樹上落下兩片碧葉,飄悠悠來到他掌中。
準提信手在上麵寫了幾筆,樹葉上頓時就泛起隱隱佛光。聖人手段,豈是尋常,這兩片葉子已成靈符。準提隨後吩咐旁邊的白蓮童子:“你去將其中一片靈符交給幽冥的地藏菩薩,另一片帶回我那靈台方寸山,自然有人來取。”
“是。”白蓮童子依言退下。
武當山,翠屏峰洞府。
“艾真子道友,這枚娑羅靈符你且拿去。”菩提道人取出一枚青翠碧綠的樹葉,遞給艾真子,上麵金光隱隱,祥輝浮泛,“待得時候到了,隻消以真火點燃靈符,自會有一條空間通道,對麵就是幽冥的地藏佛國。”
“多謝道友。”艾真子接過。
“真武陛下,你把山河社稷圖借來了嗎?”無量道人問。
“在這裏。”真武大帝拍了拍自己的左袖,“秦王那邊如何?”
無量道人回道:“我連續監視了數月,白起幾乎與他寸步不離,隻有每月朔日時,秦王會乘八駿馬車離開宮中,孤身一人赴驪山而去。而白起則在新建的阿房宮內,那阿房宮初建成未多久,頗為清淨,又靠近驪山,既便於白起修煉獨處,又方便秦王離開驪山後盡早與白起見麵。”
“那便好,明日就是朔日,我們開始行動。”真武大帝道,“不想短短數月,這秦王便成了始皇帝,天下盡歸一統,當真是風雲突變。若是再拖延下去,隻怕秦皇氣運更盛,愈加難纏了。”
第二日,朝陽初升,武當山隱現龜蛇之形,巍峨雄奇。
“這山倒真是一處好所在,山勢地貌頗似我本相,名字也是有緣,武當武當,豈不是‘非真武不足以當之’嗎?”真武大帝暗想,自己連連點頭,“嗯,改日我也要在此傳下道統。”
“真武陛下?”菩提道人疑惑地問了一句。
“咳,無事,我們走吧。”真武大帝麵上不露聲色,帶頭騰雲而起,向秦都鹹陽方向飛去,其餘三人緊隨其後……
自驪山北起,阿房宮覆壓三百餘裏,直走鹹陽,樓閣重重,簷牙高啄,幾近宏偉壯麗之能事。單論占地之遼闊廣大,就遠非日後漢代未央宮、唐代大明宮以及明清紫禁城可比。
這倒並非是建築技術在退步,一來許多高大珍貴的木材或絕種或被砍伐幹淨,清代重修紫禁城的時候甚至不得不拆除一部分明代陵寢,來得到合適木料;二來阿房宮修建時,有許多巫師參與其中,以巫術實行人力未及之處,方才有了阿房宮的如今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