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天尊論道說玄。

既然是聖人相邀,鎮元子自然得去。不過在去之前,他已經把要做的事情都詳詳細細地轉告給了兩個童子,讓他們好生招待東來的取經人。

“多謝兩位童子,也多謝此間主人盛情款待。”玄奘走了過來,對兩個童子合什一禮。

“法師遠來辛苦,請進來說話。”兩個童子帶路,把一行人引入五莊觀中,安頓好行李馬匹,來到客廳正堂之中。

正堂上有一供案,上麵隻有一座木頭牌位,書“天地”二字。

玄奘出於尊重,也在牌位前合什行禮,隨後問那兩個童子:“此地主人定是位玄門仙真,又怎地不拜三清道尊、六禦大帝?”

悟空翻了個白眼,知道玄奘沒有恢複昔年金蟬子記憶,不明白道裝修士並非指三清門下的道理。天地間原本便有許多散修,是自證自悟成仙。隻不過為了尊敬道祖鴻鈞,著道袍、居道觀罷了。

然而明月童子的回答卻出人意料:“家師諢號‘與世同君’,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六禦是家師的晚輩,他們自然不配在這裏受供奉。”

“哈哈哈哈,”悟空先是一愣,隨後捧腹大笑,“你這童子真是好大的口氣!三清道尊俱是混元聖人,不死不滅,天地間除卻伏羲女媧、佛門三聖,又有何人能比?!你竟說出這等狂言,真可謂坐井觀天!”

“悟空,休得無禮!”玄奘見那兩位童子神色不愉,急忙喝止道,“萬物不過天地所生、天地所養,修行人追求大道、師法天地、供奉天地,又有何不可!”

玄奘其實也覺得這兩個童子口氣有點大了,隻是一來他們是客、人家是主,客隨主便,本就不應多嘴多舌;二來這兩個小童子想是久居深山,不曾見過外人,對自己師父有些盲目崇拜,亦是情有可原。所以他將話題岔開,卻沒有評論明月童子剛剛的那句話。

“請玄奘法師少待,家師臨走前說有東西要贈與你們。”清風童子對剛剛悟空的話有些不滿,故意不理他,徑直與玄奘說話。

“善哉,令師能容我們借宿一晚,施舍些水米菜蔬,已是讓人感激。若是還送禮物,貧僧就有些惶恐了。”玄奘道。

“這是家師的囑咐,法師若是不收下,我們也不好交代。再說出家人講究化緣,你就當是我們給你的布施好了,莫要拒絕。”清風童子畢竟比明月年長一些,說話也更伶俐。

不多時,清風、明月兩童子一人端一白玉托盤上來,上有絲帛,帛上有兩枚果子。這果子約七寸長短,有四肢軀幹、頭顱脖頸,宛如三朝未滿之嬰孩,兩個托盤共有四枚果實,恰好師徒四人一人一枚。

“這是觀中特產人參果,又名草還丹,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三千年一成熟,短一萬年方才吃得一次,共有三十枚果子,可重塑修士肉身爐鼎,妙用無窮。”清風童子介紹道。

“這……”玄奘本來有些猶豫,轉頭看到幾個徒弟都多少有垂涎之色,立刻開口拒絕,“太貴重了,貧僧不能要。況且我等出家人四大皆空,不似道門要吸納天地靈氣強固己身,這果子對我等也無作用,白白枉費了這般天地靈秀。還不如留著,以待有緣之人。”

兩個童子又勸說再三,甚至連悟空、八戒都忍不住開口勸告,不料玄奘態度極是堅決,無論如何也不答應,甚至要訓斥幾個弟子。

“兩位小道長莫要再勸,貧僧是決計不會要的。你們也無須為難,若是令師回來責問,就請他來找貧僧便是。”玄奘最後說了一句,就再不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