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瑾寧對上李承宣驚訝的目光,下意識的就要坐直身子。
但轉念她就想著,在宋太後麵前裝裝大家閨秀的樣子就算了,在李承宣麵前她還裝什麼裝啊。
左右這個人心裏原就十分的厭煩她,她也實在沒必要討這個人的好,所以在他麵前自己就怎麼舒服怎麼來唄。
最好讓李承宣覺得她行止不端,早點兒下廢後的旨意才好。
於是剛挺直的腰背立刻又往後癱軟了下去。甚至身子歪的較剛剛更甚了。
李承宣偶然瞥見她的這副坐姿,心中確實驚訝。
驚訝之後就是皺眉。
宋瑾寧這個人,雖出生世家,但一點貴族該有的禮儀修養都沒有。兒時就十分的驕縱跋扈,舉止不說粗魯,但也絕對稱不上是淑女。
這次再見,他冷眼打量過她幾次,覺得她的脾性似是較兒時變化了不少。
剛剛同她一起過來給宋太後請安的時候,見她言語舉止大方溫順,還以為她是真的改了呢。
不想全都是裝的!宋太後剛一走,她立刻就露了原形。
李承宣嫌棄的別過了頭。
倒仿似再多看她一眼就會髒了他自個兒的眼一樣。
宋瑾寧分明看到他眼中的嫌棄,但她非但不惱,心中還直樂。
她想起那本《嫂妻為後》的,開篇的時候李承宣貌似就已經過了弱冠之年。
她還記得書中數次對李承宣的描寫。無非是冷漠,霸道,偏執,強勢之類一應男主必備的脾性。
不過可能現在李承宣才十八歲,還未變成日後的麵癱臉霸總皇帝,所以偶爾還是能從他臉上和眼中窺見他心中所思所想。
但這跟她有什麼關係呢?她隻不過是這個人生命中的一個過客罷了。過個兩三年她就會揮揮衣袖閃人,然後再不相見。
就伸手拿了旁側小幾上放的蓋碗,揭開碗蓋,一麵慢悠悠的抿著裏麵的茶水,一麵打量這壽康宮裏的陳設。
約莫半炷香的時間宋太後才回轉來。
回來之後也是繼續閑話。等到了飯點,就叫擺膳。
若這是在民間,留自家大外甥或是大舅哥吃飯,那是再尋常不過的一件事。
但這是在宮裏,留宋韶吃飯的人一個是太後,一個是皇帝。
所以這就不是普通的留他吃飯了,而是賜膳,是莫大的殊榮。
宋韶忙跪下來謝恩。
須臾就有宮婢和內監過來上菜。
一水兒的黃地琺琅彩牡丹紋碗盤碟勺。
皇家的氣派確實彰顯了個十足十,但是宋瑾寧卻覺得這顏色過於招搖了些。
至於菜色方麵,約莫是宋瑾寧這些年跟著她老爹養的品味上去了,總覺得這些禦膳豪闊有餘,精致不足。
等坐下來嚐了幾樣菜之後,心中竟然忍不住的湧起失望二字。
不過轉念一想,她對此還是挺能理解的。
想必一是宮中規矩大,縱然是飯食上麵,皇家的氣派也不能少。總不能弄個蘿卜纓子之類的玩意兒給宮裏的各位主子吃吧?必須得雞鴨魚肉,燕窩鮑魚海參之類,總之食材越珍貴越好。這就極大的限製了各位禦廚的發揮。
二來各位禦廚想必也擔心將各位主子的嘴養刁了,往後不好伺候,所以應該將自己的看家本領都留了一手?也不敢經常創個什麼新菜式出來。
總歸就是多做多錯,但不做就不錯唄。
至於這第三,誰知道各位主子什麼時候會傳膳?而且主子們用膳怎麼可能一兩道菜就夠了?那必須得一大桌啊。
若是碰上個驕奢的主子,一頓飯要個幾十道菜,甚至是一百多道菜都是有可能的。
就算是千手觀音,碰上這樣的主子那也沒轍。更何況宮裏一總兒有多少主子?若是等著主子吩咐了再開始做菜,得讓主子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吃上飯?
所以這些禦膳肯定一早兒就備好了,隻等主子傳膳的時候就立刻流水一樣的端上去。
自然,為了保證早就做好的禦膳到主子的麵前時還是熱的,就得一直放在籠屜上熱著,又或是用熱水溫著。如此一來,甭管是什麼菜,剛出鍋那會兒的脆爽勁兒肯定是吃不到了。
若是旁人,這禦膳還罷了,但是偏偏宋瑾寧有個堪稱全身上下舌頭最珍貴的吃貨父親......
宋瑾寧抬眼看了下自家兄長。雖然麵上看不出來什麼,但想必這禦膳也不合他口味。
飯後繼續說話。
但宋韶說到底都是外戚,還是南陽郡王世子。雖說先帝遺旨是若非傳召,南陽郡王不得私自入京,但作為世子的宋韶也得避嫌。
所以再略坐得一坐,宋韶就起身作辭,同時言明明日他就會離京返回雲南。
宋太後心裏自然舍不得他,但有先帝的遺旨在,她也無可奈何。
隻得點頭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