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宛雁的救贖(1 / 2)

“這個,奴家不清楚。”宛雁身份不過是個教坊司的樂伎,投效太子也隻是一個打雜送信的小卒子,是理王對宛雁發出了養病邀請,魏高揚才順水推舟,讓宛雁去拉攏說服理王暗投太子。而宛雁的拉攏能不能成功,其實無關大局,因此,宛雁仍是一個小卒子,並不能接觸到太子幕僚的高層機密。

羽鴻道:“雁兒,不管此案的真相到底如何,但是不管誰登上皇位,都不可能頒旨把此案的真相昭告天下了。你要知道,通匪案是景龍帝欽定,新帝繼位,更不會去翻先帝欽定的案子,不能去指責先帝斷案有錯,那是不孝!新帝不可能登上大寶就做不忠不孝的事……雁兒,你先別哭,聽我把話說完。既然大家都稱讚太子賢德慎明,太子也一定不會讓自己舊日的東宮屬官一直含冤屈死,他一定會找機會,在其他事情上賜予三家死後哀榮,然後讓三家幸免於難的子侄承受這死後哀榮。這樣處理,此事便算是圓滿了。甚至其他皇子登位,也會這麼做。一則彰顯自己的賢明,二則收買太子一係的人心。”

景龍帝一駕崩,為了維護景龍帝的聲名,就更不能把東宮通匪案的真相昭告天下,那不是把皇帝從墳墓裏拖出來打臉麼?在通匪案這事上虧欠了三家,就借別的事情做出補償,但是通匪案這件事是個傷疤,明知有冤屈,也不容揭開!

宛雁想一想,便知道羽鴻說得很有道理。知道三家詹事在新帝登位之後,會因為其他的事獲得死後哀榮並恩蔭子侄,似乎也可以讓三家冤死之人瞑目了,可是,宛雁隻覺得滿心不是滋味和滿心滿腹的不甘。她苟且偷生,舍棄了女兒家的清白名聲,甚至死了也因一點執念而不消散,就是想把此案真相昭告天下,現在羽鴻告訴她,不管這案子的真相如何,都不可能昭告天下,那她的堅持,她的執念,算什麼呢?

宛雁默然良久,那淚水一股一股淌下來,滴落在軟枕上。羽鴻知道無法安慰宛雁,隻不停地替她拭淚,輕輕握著她的手,輕撚她的手指,無言地寬慰著她,他聽見她悲泣道:“羽鴻,你為什麼不早幾年來救我?”

這一聲,讓關山月聽了,都覺得心酸。

羽鴻輕輕握著宛雁的手,說道:“雁兒,你那麼想要查出這案子的真相?”

宛雁看著羽鴻,點不了頭,更抽噎得說不出話來。

羽鴻又問:“你為什麼一定想查出真相來呢?”三家獲得死後哀榮,恩蔭子侄,不就行了嘛。

沒有為什麼!宛雁覺得,人活著,就象關山月教訓千菱的那樣,有些東西比活著更重要,這是存身立世的根本,是信仰,是信念。人若沒有了這些,才是真正的斷了脊梁。

當宛雁投水,被人從井底撈上來,隻有翻案昭雪這個執念支撐著她活下去,她甚至覺得比過去十三年都活得清醒。可是如果早知道這案子沒有大白天下的那一天,她為什麼還要受盡屈辱,毫無尊嚴地活下去?活得如此的荒謬可笑!卑微虛妄!

“這個,奴家不清楚。”宛雁身份不過是個教坊司的樂伎,投效太子也隻是一個打雜送信的小卒子,是理王對宛雁發出了養病邀請,魏高揚才順水推舟,讓宛雁去拉攏說服理王暗投太子。而宛雁的拉攏能不能成功,其實無關大局,因此,宛雁仍是一個小卒子,並不能接觸到太子幕僚的高層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