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鴻心頭盤算著,人仍站在門樓的石階上,居高臨下地看著華王羽霖,淡淡地帶著幾分譏諷地回應道:“華王殿下好快的動作!”
華王羽霖不理羽鴻的譏諷,向他的京畿衛幾個領頭的吩咐了什麼,然後,那些正圍在理王府門前的京畿衛們便偃旗息鼓地離開了,連那些哭嚎著的婦孺們和死屍也被京畿衛一並帶走。理王府門前重又恢複了寧靜,隻是門前的地上在廝殺中迸濺了許多鮮血,兀自在寒夜的冷風中散發著腥氣。
華王羽霖直等到京畿衛都散了,才轉過身向羽鴻朗笑道:“本王是奉了父皇號令,來驅散圍堵在你理王府外麵的京畿衛,免得你為難。”又向高托著聖旨的內侍道:“香公公,可以宣旨了吧?”
原來,這姓香的公公,才是宣旨內侍,羽霖隻是前來約束解散京畿衛,令其不再鬧騰的。或許,景龍帝讓羽霖和香公公一同前來,就是想讓香公公監督羽霖行事。
那香公公高叫道:“理郡王羽鴻接旨!”
羽鴻趕緊帶著單正和莫華皓以及王府護衛從門樓石階上下來,跪到香公公麵前:“兒臣羽鴻接旨。”本站在一邊的華王羽霖雖然不是接旨之人,也照規矩跟著跪下。
香公公並沒有解開黃綾錦囊,而是把它遞到了羽鴻麵前,說道:“陛下說此旨不宣,請殿下自看,照旨行事即可。”香公公交付了聖旨,便向華王和理王分別一揖:“兩位殿下,咱家回宮了,先告辭了。”
因香公公是禦前近侍,羽鴻想請香公公進府稍坐,從他嘴裏探探景龍帝的口氣,也想了解一下羽霖到底怎麼給景龍帝奏稟的梁州軍狙殺京畿衛一事。那香公公推托宮裏還有事,急匆匆地走了。
羽霖沒聽到景龍帝給羽鴻下的聖旨,微覺失望。
京畿衛是有協理京城京郊治安的職責的,因此,當京畿衛發現理王府門口出現爭執打鬧時,上前盤問雙方爭執的緣由是在履行自身職責。至於後麵,京畿衛趾高氣昂地勒令梁州軍卒返回駐地,放內侍回宮,言語挑釁這些,羽霖都省略未稟,他稟告景龍帝的,就是梁州軍無緣無故圍堵在理王府門前,阻人進出,京畿衛上前勸說,反被攻擊,死傷多人。
太子被幽閉東宮之後,華王羽霖如今是最有希望也最有權勢的皇子,他掌握著京畿衛,又有世家的支持,朝堂上更有世家舉薦的官吏們擁戴,因此,他拉攏理王的目的跟太子之流不同,他隻想安撫住理王,不在關鍵時候跟他作對就行了。所以,他沒有給羽鴻進讒言,上眼藥,借題發揮,大參羽鴻一本,羽鴻可以不支持他,但他不會輕易得罪羽鴻,把羽鴻推向他的對立麵,那樣做,殊為不智。
羽鴻心頭盤算著,人仍站在門樓的石階上,居高臨下地看著華王羽霖,淡淡地帶著幾分譏諷地回應道:“華王殿下好快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