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王妃想著關雁比自己的嫡孫大了整整十三歲,十年之後成親,自家孫子還不滿十四歲,而關雁已經二十六七了,單是這年齡和閱曆上,自家孫子就比人家女方差了一大截,結婚後,就關雁敢管轄幾百號府兵的能力,孫子還不得被關雁拿捏得死死的?因此,鄧王妃本就不待見關雁,再加上為了孫子,抓住不多的幾次見麵機會,可勁兒地搓磨關雁。
搓磨人一般就兩個方麵,一方麵是搓磨身體,一方麵是搓磨精神。關雁那身體,一看就經不得搓磨,鄧王妃試過一次,還沒等她怎麼發威,關雁早已經暈過去了,嚇得鄧王妃再不敢搓磨折騰關雁的身體。於是,從禮儀到表情,從服飾到妝容,從女紅到女誡,能夠找到一點點瑕疵的,全都被鄧王妃提出來糟塌一遍。
好在這些方麵,宛雁學得很好,關雁靠著宛雁的記憶,深自收斂關山月的性子,倒也在鄧王妃跟前沒漏出什麼大破綻。雖然仍舊被抓不到錯兒的鄧王妃教訓了幾頓,但是關雁的性子比較偏向於關山月,心胸開闊敞亮,對鄧王妃無緣無故教訓自己的行徑,全不介懷,隻當耳邊風。
關雁全不介懷,鄧王妃卻覺得非常介懷,為什麼她訓誡關雁,她這個訓人的,說得義正辭嚴,被訓的,卻聽得雲淡風輕?換了一般的女子無故無緣被未來太婆婆這麼不客氣地凶狠教訓,隻怕眼淚早就下來了,可是關雁連一點點委屈之色都欠奉!完全沒有達到預期的搓磨效果!
鄧王妃能嫁給寧王為正妃,自然也是大家士族,雖然不是五大世家,其根基也極深厚,鄧王妃在這樣的家裏長大,又做了二十多年的寧王妃,頗有識人不能,覺得關雁的城府深不可測,遠非後宅女子可比。
因此,鄧王妃搓磨了關雁幾次,全然達不到搓磨效果後,她就改了主意,總是從各個方麵鄙夷嫌棄關雁,毫不掩飾自己對關雁的輕視輕蔑。然而,這一招似乎也不管用,關雁還是一如既往地淡定自如,雲淡風輕,沒把她的鄙視往心去。鄧王妃總覺得自己對關雁的搓磨,就象打在一團棉花上,自己費了老大的勁兒,那棉花八風不動。
此時,關雁聽鄧王妃說要回去,便把身體一退,帶著小山青兒退到路邊,讓出道來,柔聲細氣地順著鄧王妃的話頭子往下說,斂衽道:“兩位娘娘既然歸意之決,關雁不敢強留。是關雁沒福,不能聆聽娘娘的教誨。下次若有機會,關雁一定掃塵烹茶以待。關雁恭送兩位娘娘。”
“……”鄧王妃本來不過是拿喬作勢,她今兒可是聽了寧王的分派,要來好好教訓關雁一頓的,怎麼肯這麼快就走了?哪知道關雁一聽她要走,毫不挽留,立即退到路邊,讓出道來,還說恭送。她都已經說過了要走,哪裏拉得下臉來,說自己並不想走?偏生那宋妃是個缺心眼的,隻會跟著自己狐假虎威,完全不會打圓場,鄧王妃站了一會兒,沒等來宋妃的台階,隻得重重地“哼”了一聲,由宋妃扶著,又往外麵走去。
鄧王妃想著關雁比自己的嫡孫大了整整十三歲,十年之後成親,自家孫子還不滿十四歲,而關雁已經二十六七了,單是這年齡和閱曆上,自家孫子就比人家女方差了一大截,結婚後,就關雁敢管轄幾百號府兵的能力,孫子還不得被關雁拿捏得死死的?因此,鄧王妃本就不待見關雁,再加上為了孫子,抓住不多的幾次見麵機會,可勁兒地搓磨關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