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每天要爬坡越嶺出外擔水的山民,如今已是“直到門前有水來”了。
許許多多先前沒水吃的山區有水了,先前靠水囤、水窖積水維持生存的山民,今天用上了自來水,昔日的天方夜譚,眼下成了真事。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也為缺水地區的人民發展經濟、脫貧致富、追求文明生活奠定了基礎。
正是眾多的、星羅棋布的吃水工程顯示的威力,所以在旱災嚴重的1995年,河南沒有重演1992年那種因水荒鬧得學校停課、企業停產、大批農民出外尋水找水、城市機關企業上山下鄉送水的場景。
是的,是指揮部的運籌帷幄,抵禦了水荒的侵襲,煞住了旱魔的肆虐。
昨天的旱情可以在今天重演,旱災釀造的悲劇決不能重演!
按照現在的進度,如期完成了“八五”規劃要求,解決了近三百萬人的吃水困難。可以說,這是一個破天荒的數字,是一項破天荒的功績。在華夏五千年的悠久曆史長河裏,它已經成為不可抹滅的光輝章節,像輝煌燦爛的裏程碑,矗立在遙遙漫漫的旱荒史上。
然而,對積怨太多、欠帳太久的中原人,解決人畜飲水的關帝廟裏的“和尚”也還俗了。
據不完全統計,從1992年3月3日,成立河南省山區人畜吃水工程指那一天算起,至今曆經4個春秋寒暑,已建成吃水工程6001處,解決了近300萬人、80萬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
曾幾何時,每天要爬坡越嶺出外擔水的山民,如今已是“直到門前有水來”了。
許許多多先前沒水吃的山區有水了,先前靠水圖、水窖積水維持生存的上民,今天用上了自來水,昔日的天方夜譚,眼下成了真事。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也為缺水地區的人民發展經濟、脫貧致富、追求文明生活奠定了基礎。
正是眾多的、星羅棋布的吃水工程顯示的威力,所以在旱災嚴重的1995年,河南沒有重演1992年那種因水荒鬧得學校停課、企業停產、大批農民出外尋水找水、城市機關企業上山下鄉送水的場景。
是的,是指揮部的運籌帷幄,抵禦了水荒的侵襲,煞住了旱魔的肆虐。
昨天的旱情可以在今天重演,旱災釀造的悲劇決不能重演,按照現在的進度,如期完成了“八五”規劃要求,解決了近三百萬人的吃水困難。可以說,這是一個破天荒的數字,是一項破天荒的功績。在華夏五千年的悠久曆史長河裏,它已經成為不可抹滅的光輝章節,像輝煌燦爛的裏程碑,矗立在遙遙漫漫的旱荒史上。
然而,對積怨太多、欠帳太久的中原人,解決人畜飲水的課題,決非一朝一夕、三年五年的事情。人畜飲水的問題永遠不會一勞永逸。指揮部的路依然很長很長,新的困難依然很多很多。曆史進入1996年,河南仍有三百多萬人吃水困難,這部分人的居住環境還比較惡劣,經濟狀況貧困。擺在指揮部麵前的困難是巨大的。更加嚴重的問題是,由於多種原因,先前並不缺水的一些地區,近年來逐漸缺起來,缺水部落呈現日益擴大趨勢!問題並不到此而止,比這些問題還要嚴重的問題是,當我們的“水官”在潛心研究治水的同時,有那始料不及的來自中原地域硬環境和軟環境的“天災人禍”,更使神聖的治水事業難上加難!
嚴峻的挑戰水——扇中原敲響警鍾時間進入20世紀,人類終於認識到地球存在極限,地球、人口、生態係統、能源。都存在著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