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日落紫禁城(2)(3 / 3)

臨時擔任總指揮的鄧世昌觀察了一下形勢,他發現小日本的火力比較猛,如果硬碰硬,中國海軍肯定得吃虧。於是,他吩咐艦隊分成兩支,從日本艦隊的兩邊包抄上去。別說,這招還真見效,有幾艘日本鬼子的軍艦被擊中了。但人家的東西質量還真是過硬,雖然晃悠了幾下,但沒一會就緩過來了。他們立即發起反攻,於是炮彈像雨點一樣飛向北洋海軍。中國軍艦的駕駛員還算操作熟練,沒“接收”小鬼子的鐵蛋。

趁小日本填炮彈的間歇,北洋海軍的官兵就想給小鬼子送點“地瓜”吃,可是一發射,炮彈非但沒有飛出去,反而彈了回來。大家拿起來一看,氣得都要吐血,原來炮彈裏麵裝的根本不是火藥,而是泥沙。大家心想,死老太婆慈禧和那班狼心狗肺的貪官,軍費打他們手中過,都得打折扣。現在好了,連用的炮彈也是“生瓜蛋子”,這大清政府不亡才怪!

但生氣歸生氣,畢竟打仗又不完全是為了統治者,所以,官兵們的戰鬥熱情依然很高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過硬武器的北洋海軍最終還是慘敗,其中四艘軍艦被日本擊沉了,剩下的到處是窟窿洞。

占盡上風的小日本,趁機紛紛向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艦圍攏過來。鄧世昌很鎮定,繼續指揮士兵英勇戰鬥。但在鬼子密集炮火的攻擊下,“致遠”艦已經著了大火,船身開始傾斜。這時,鄧世昌鼓勵全艦官兵說:“我們出來當兵,死亡是避免不了的。今天走到這一步,就應該以身殉國!但是我們不能白死,小日本不是吉野艦最囂張嗎?咱們今天就跟它同歸於盡。”

說完,鄧世昌親自駕著致遠號,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小日本一見這種情況,嚇得都要尿褲子,急忙集中炮火向“致遠”射擊,“致遠”艦的魚雷發射管不幸被擊中爆炸,導致“致遠”艦沉沒。鄧世昌落海後,他的隨從想用救生圈救他,但被他拒絕。他養的狗也遊到他的麵前,用嘴咬著他的胳膊想救他一命,但鄧世昌毅然把狗按到水中。最後,鄧世昌與全艦官兵250餘人一同壯烈殉國。

這次海戰因為是發生在農曆的甲午年,所以稱為“甲午海戰”。在這次戰役中,北洋海軍元氣大傷,但日本海軍也受到重創。

【阿龍看熱鬧】

可以被打敗,但不能被打倒

在人的一生中,誰也不可能天下無敵。當你遇到比你強的敵人時,就算知道自己一定贏不了,你也要勇敢地亮出你的寶劍,與敵人拚上一拚。因為隻有拚才會有機會,才會贏得對手的尊重,最後就算敗了,或失去了已經擁有的一切,你還是一個純爺們!

7、 李鴻章出使俄國

1896年3月28日,已經73歲高齡的李鴻章從上海港口出發,開始了對歐美多國的訪問。清政府之所以派老李頭出國訪問,主要是為了與歐美各國建立“友好互助”關係,以便以後小日本再囂張的時候,這些歐美“哥們”能幫個忙。

李鴻章出訪的第一站是俄國。俄國方麵接待李鴻章以及雙方談判的地點定在彼得堡。

李鴻章的訪問團一到彼得堡,俄方就把老李頭安排到一座豪華別墅裏。老李頭走進別墅一看,就傻眼了!別墅外麵的院子裏有中式的亭子、中式的水池、中式的假山,更奇怪的是,連看門狗也是中式的。進到屋裏一看,更讓人興奮,中式的屏風、中式的八仙桌、中式的服務小妹,連方便的家夥也是中式的馬桶。

一到飯點,端上來的飯菜更是讓人想不到:有安徽徽州地區的臭鱖魚、臭豆腐,也有老北京的烤鴨和炒肝,喝的是貴州茅台。這飯吃得老李頭都有點不知道自己在哪兒了。他心想,看不出來,這俄國紅毛子不錯嘛!招待客人這麼熱情周到。

休息了幾天後,俄國沙皇就找老李談話了。沙皇笑容可掬地對老李說:“李先生!這幾天還習慣吧!”老李連忙說:“很好,很好。你沒看見我身上都胖了嘛!”沙皇哈哈一笑,說:“那就好!那就好!但老李啊,我還有個事跟你商量一下。你看你們東北還沒有鐵路吧,我們想援助中國來建,不知你能做得了主不?”老李連忙說:“沒事!沒事!你們又不像小日本要土地,不就是幫我們建鐵路嘛,這件事包在我身上。”就這樣,東北的鐵路權被老李一句話給送出去了。

老李的痛快讓沙皇非常高興,在以後的接待中,俄國人把老李簡直當“爹”一樣服侍。

經過幾天的會談,終於到了兩國簽《中俄密約》的時候,可俄方的官員剛要下筆,他就發現了文件上的一個大問題。原來由俄方起草的第一款,本來規定中俄軍事同盟要對付“日本或與日本同盟之國”。當時李鴻章看到這一款,那是相當高興,心想,有了這個,咱以後底氣可足多了!可後來俄方認為,小日本的盟國可不少,歐美的老大英國就是其中之一,這樣簽下來,我們的麻煩可大了!於是他們就想刪去“或與日本同盟之國”這幾個字。可到了簽字的這一天,粗心的女秘書拿錯了,她拿來的仍然是原來的文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