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空氣突然安靜,但顯然,楊廣並沒有自己說錯了話的覺悟,就算有人告訴他,不該這麼說,估計他也還是會說出來。
愣頭青是改不了的。
趙構顯然也察覺到了在場眾人的情緒變化,心中已是了然。
當一個人的心變化的時候,他看待問題的眼光,也會發生變化,或許在很久之前,趙構不會把這些人的想法放在心上,如今,他想到的,卻是諸如分權,抑或是製衡。帝王心術,已經成了本能。
趙構的表情沒有多少變化,仿佛不知道氣氛突然變得尷尬是什麼原因一般,對楊廣道:“既然如此,那你去把楚雲叫過來便是。”
楊廣頓時露出了欣喜的笑臉,道:“我馬上去找他!”
說完,直接轉身離開,推開門,都沒有隨手關上。
楊廣是笑了,其他人卻笑不出來了。
也隻有趙構麵露微笑地對他們道:“你們便先退下吧,呆會楚雲來了,本宮獨自和他聊聊便可。”
這話一說出來,以吳敬賢為核心的一幫人,就更加不忿了,但這種時候,也沒辦法反駁趙構,畢竟吳敬賢自己都沒有說話,這幫小弟,也不好說什麼,隻好領命離開。
一行人出了皇宮,一個性子最為急躁的就開始抱怨了:“憑什麼他楚雲什麼都不做,就可以坐享其成,師兄,我咽不下這個口氣!”
說話的名叫吳憂,是吳敬賢的一個表親,同時也是鹿鳴學社的學生,隻不過,他正好是那批和楚雲關係不怎麼密切的人。
君子之交,淡淡如水,若是沒有利益糾葛,大抵也不會衝突,但如今,這利益牽連太大了。
吳憂的話幾乎是說出了其他人的心聲,他們基本上也是這麼想的,心中都有怨氣,隻是憋著,沒有吳憂這麼沉不住氣。
他們都看著吳敬賢,在等他表態。
吳敬賢對吳憂道:“你性子還是這麼毛躁,要多修行。”
接著才對其他人道:“楚兄與太子殿下的交情很深,本身又是一個有才能的人,剛才那番話,你們切莫在楚雲麵前或者太子麵前說。”
“可是……”
吳憂還想說點什麼,卻被吳敬賢打斷了:“沒什麼可是了,就這樣,回去吧!”
吳敬賢等於是強行把這些紛爭壓製下去了,但這幫人心裏不服氣,吳敬賢也沒辦法。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們也不知道吳敬賢顧慮的是什麼。也是政治思想,不如吳敬賢成熟。
他們都想著,自己是從龍之臣,應該要論功行賞。而且比起其他的臣子,他們會有很高的優越感。而且,這一塊蛋糕,他們不允許別人染指。
但他們卻不知道,這些都是取死之道。
論功行賞肯定是會有的,但他們表現出來的結黨的驅使,才是為統治者所不容的。
吳敬賢當然是看到了這一點,這才是他發愁的地方。所以,之前趙構引薦楚雲的時候,吳敬賢除了原本就和楚雲關係好這個原因之外,也有想要借楚雲的存在,讓自己更安全一點的心思。
盡管趙構看上去和善仁慈,但伴君如伴虎,吳敬賢不能不多想一點。
另外,他的耿直,是因為自己有底線,有骨氣,而不是沒智商。
隻可惜,他的這幫跟隨著,並沒有和他一樣有遠見,現在還沉浸在抱對了大腿的喜悅之中,在考慮著怎麼守護好自己的利益,卻沒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在把自己往斷頭台上推。
這些憂慮,吳敬賢其實也有旁敲側擊的說過,但很多人都覺得,太子心善,性格豪爽,不會發生那種事情,反倒是怪吳敬賢太多心了,以至於吳敬賢沒法再繼續說。
本來就是比較敏感的話題,說過了分寸,傳出去了容易被人誤解成他是在詆毀太子。
所以,這次吳敬賢沒說那麼清楚,邊隻是打發他們各自散去,自己先行離開了,但在吳敬賢離開之後,吳憂又將他們聚集在了一起……
明明應該身在漩渦之中的楚雲,現在反倒特別的悠閑,今天也難得的沒有在家和武蘊兒一起帶孩子,而是來了明月樓,喝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