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直覺,楚雲自己也不知道是自己的直覺,抑或是自己因為太久沒有回到京城,導致自己心理上沒有適應。
又或者是趙構對他太過熱情了,反倒是引得他心中不安?
楚雲分析了一下,覺得自己輾轉難眠的原因,多半是這樣吧!
不光如此,楚雲的心中有太多的事情了。
從前,到現在,經曆的事情越多,楚雲的負擔越大,在這個世界,他看似額活的開心瀟灑,內心,卻總是沒有安全感的。
因此,明明趙構還對他非常信任的時候,他便自斷一臂,將耶花花等人調離出京城,原本有更好的方法解救夏瑩,他依然是選擇讓自己和武蘊兒承擔這個罪責。
甚至,他用釣魚執法的手段,懲戒那些士兵,也是為了降低自己在他們心中的威望。
未雨綢繆到了這個程度,說他太過小心都不為過了。
最後的,便是夏瑩的事情了,一別之後,從此天涯分飛,這天下之大,車馬之慢,兩人自一場露水情緣之後,便再沒有相逢之機了。
但願她們不要在搞事情了。
楚雲想到這裏,才猛然想起,自己果真忽略了什麼,夏瑩是青蓮教的聖女,那青蓮教的教主呢?
好像一直沒有出現過。
還有,夏瑩不是有個師父麼?
想到這裏,楚雲又頭疼了。
這次可千萬別搞事了,他已經不想折騰了。
在一通胡思亂想中睡去,醒來之後,美好的又一天,便開始了。
武蘊兒日日帶娃,而楚雲則是收到了朝廷的正式封賞。
趙構直接給楚雲發了個加官進爵大禮包。
給楚雲封了個侯爵,號鎮北侯。
這是楚慎原來的封號。
給楚雲封了個官,兵部尚書。
這個也是楚慎原來當過的。
以楚雲和武蘊兒的功勞,封侯什麼的,其實也算正常,安定邊疆,平定叛亂,理應封侯。
但是,讓楚雲直接坐上了兵部尚書的位置,這個晉升速度又有些快了。
二十出頭的六部尚書之一,自古未有。
給楚雲的獎賞算是豐厚的,但是給武蘊兒的,就少了許多,隻是賜封了一個一品誥命夫人,金銀綢緞以及各種珍寶,送了一大堆,在官位上,並沒有任何賞賜。
那也是沒辦法,她已經是郡主了,爵位也不方便再提升了。
就這樣,楚雲已經滿足了,而武蘊兒對這些並不在意。
她參軍平定北疆,也隻是擔心楚雲遇到什麼威脅而已。
的確像她擔心的那樣,如果在和燕國的戰爭中,沒有武蘊兒這麼一個強大的武力相助,楚雲覺得自己最多是鎮守住雁門關不失,而無法將戰局扭轉。
是武蘊兒一次次斬首行動,讓他們的戰鬥,所向披靡。
不過沒有封賞也好,武蘊兒又恢複在家帶孩子的悠閑生活了。
而楚雲領了任命之後,便開始進入朝廷的核心了。
這個速度,比吳敬賢還快一點。
楚雲自打回京之後,還沒有和吳敬賢聚過,現在朝廷裏麵,政敵基本算是肅清了,趙構基本掌控了整個朝廷,不聽話的都被打聽話了。
楚雲就更加不方便和吳敬賢太過親近了。
他已經進入內閣了,以後自然是權臣之一,而吳敬賢,大概還需要花點時間,出任吏部尚書,或者戶部尚書,隻是時間的問題。
這樣重要的兩個大臣,如果關係太好,也不知道趙構會不會擔心。
在早朝上,主要討論的問題就是對青蓮教餘孽的鎮壓,還有對一些地方的治理。
到了這個級別,楚雲自然無需事事親力親為,給出對策就好,青蓮教餘孽的追剿工作進行的很順利,楊廣這個人表現出了非常不錯的統兵天賦,帶著三千城管,所到之處,全都乖乖聽話了。
地方的治理,主要是受難地的災後重建工作,比如錦城這樣的地方,不過,這是吏部該操心的事情。
楚雲忽然發現,自己好像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了。
北邊不需要他,燕國那邊有人盯著。一般的政務,不需要兵部尚書插手。就連內部鬥爭,楚雲還沒找出自己的政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