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路上我一句話也沒有說過,一路打馬前行,不敢回頭看一眼,我怕我忍不住回了頭,就想奔回驛館,對趙染說:“要死我們死在一起。”可是我不能死,我記得子傒說過,你要努力活著回來。
小路上一個紅衣女子攔在路中央,明目皓齒,目帶怒氣,臉上卻笑得風輕雲淡。她同呂不韋說了幾句話,便朝我打馬走來。那是阿孟,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看到她時,她笑容明亮,她說:“我姐姐就勞煩你照顧了。”
此刻我低著頭不敢看她的眼睛,像是個做錯事了的孩子。阿孟歎了口氣,語氣終是沒有同呂不韋說話時那般強硬:“姐……姐夫,你果真要舍下姐姐和阿政?你可知你這樣一走了之,就是把他們往黃泉路上送去?當初你說真心喜歡姐姐,可算得上是真心話?”
我不敢回答,因為終是我欠了她們母子的,我的雙手很是用力的緊緊握著韁繩,緊咬著嘴唇,生怕一開口就說出來一句:“我現在就回去找她們母子兩個。”
阿孟看了我一眼,聲音冷清的說:“在邯鄲時,謝謝你多番照顧,公子異人,此次一別,不再相見了。”說完,她打馬朝著與我們相反的方向疾馳而去。
我抬頭,看見呂不韋的臉上露出了焦急的神色,他朝著阿孟大喊:“阿孟,你回來!”阿孟沒有回頭,依舊朝著前方走去。我私心裏是希望阿孟回邯鄲的,心裏想著或許她可以救趙染和阿政,她一定救得了她們。
一路狂奔,我們一行人幾乎沒有喘息的餘地,呂不韋的神色很是沉重,我想他一定在擔心阿孟姑娘。一直到第三天傍晚,我看到了前方一大片黑壓壓的盔甲,像是一大片烏雲籠罩在那裏,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依舊是被父親遺忘的孩子,此番若不是呂不韋晝夜不停的趕來救我,這一次,我是肯定要被祭旗的。從始至終,沒有放棄我的,不是秦國,不是我的父親,不是高高在上的秦王,隻有呂不韋,隻有他!
領兵的將領看到我們很是驚訝,也隻是驚訝一下,他看到呂不韋,上前寒暄了一番,看向我,朝著我很是客氣的行了個禮。我知道,他不認識我,我十二歲離開鹹陽,那時候沒人知道安國君府上有這麼一個公子,如今我二十二歲,穿著趙國貴族的錦衣,也沒了熟悉得鄉音,我是一個算不上是秦國人的秦國人。
那位將領對我客氣,是因為我身邊站著呂不韋,那位將領認識呂不韋。因著有呂不韋在我的歸國之路很是順暢,進入鹹陽城的前一日,呂不韋接到一封書信,他對我笑著說:“阿孟算得上爭氣,她帶著趙染和阿政逃出來了。現如今,他們都沒事了。”
我心中有塊石頭落了地,太好了,我的妻子和兒子都沒事了。呂不韋接著嚴肅的對我說:“此番你回去,更是要步步為營,你可知道你有二十多個兄弟,個個都盯著儲位,尤其是公子子傒,有一半的朝臣都是向著他的。你此番最大的敵人就是他了。”
呂不韋一提起子傒這個名字,我的心又顫了一顫,子傒,那個當年器宇軒昂,挑眉笑著對我說:“你要努力活著回來。”呂不韋告訴我,你最大的敵人就是他了,我的心突然疼了一下,子傒,是我最不願意為敵的那個人。
回到鹹陽,呂不韋帶著我先是沐浴換衣,寬大的衣袖,直筒的衣袍,這是楚國的服侍,呂不韋說:“你既然拜了華陽夫人為母親,你就要學會處處討好她,你記得當著她的麵說,你想改名為子楚。”
我點點頭,心裏忐忑不安的拜見了華陽夫人,她看上起那麼年輕那麼冷漠,她隻是略略打量我一番,然後淡淡的叫我起身,我對著她恭敬的說:“母親,我想改名為子楚,不置可否。”呂不韋果然會揣度人心,我這麼說完,華陽夫人笑了,她對這個名字很是滿意。
贏子楚,這是我的第三個名字,我現如今是安國君的嫡子,華陽夫人的繼子,一時間成了秦國炙手可熱的公子。我在宴會上碰到過已經成年了的子傒,他的眉眼更加精致了,棱角分明,笑起來依舊溫和有禮,他還是那個翩翩公子,過了那麼多年,我第一眼,還是認出了他。
他端著一杯酒朝我走過來,看了我一眼說:“子露,你還是和從前一樣,畏畏縮縮,沒有變化。你若是想和我爭些什麼,你爭不過我,我也不屑於你爭什麼。可是你領了一匹狼進來,我就不得不為了祖宗的家業同你身後的那匹狼爭上一爭。”
他說完,仰起頭,杯中的酒一飲而盡,朝著我揚起一邊的嘴角,依舊那時我見過的不羈的笑。他說子露,你還是同從前一樣。
子傒,他記得我原本的名字,他說我領了一匹狼進來。我回頭望向呂不韋,他眉眼精致,眼角桃花上挑,笑得溫文爾雅,這麼多年一直都是他在幫我,子傒卻對我說,我引了一匹狼進來,是這樣嗎?會是這樣嗎?我不信。
幾個月之後,華陽夫人帶了一個年輕的女孩同我見麵,笑容驕傲而明亮,華陽夫人說:“這是我為你選的妻子,楚姬,她很適合你。”那女孩是華陽夫人的侄女,我看著那個笑容如花的女子,想起了還在邯鄲城裏的趙染和阿政,此刻,秦國圍了邯鄲城,不知道戰亂裏他們母子兩個是否安穩。
我低著頭沒有說話,心裏想著臨行前趙染說,阿政會叫爹爹了。華陽夫人隻當我害羞默認了,一手做主,這個婚事定下來了。呂不韋知道後,對我說:“你不但要答應,還要歡歡喜喜的準備婚事,你要準備一個盛大的婚禮,這樣才能安撫得了華陽夫人的心。”
那一日,鹹陽城裏歡天喜地,十裏紅妝,楚姬嫁得風風光光,新婚之夜,我喝得酩酊大醉,她眉眼帶著嬌羞,一對紅燭滴蠟,滿屋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這是我不曾給趙染的婚禮,這是我想給她的婚禮,如今,我給了另一個女子,我的心突然疼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