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配與服從雙重奏(一)(1 / 3)

如果投射成功了,這個女孩下次果真以他所渴望的方式對待他,那麼,這便是認同,即這個女孩認同了他的投射。

投射性認同——孤獨的遊戲

投射與認同,是人際關係中非常重要的心理機製,每一個人際關係中都充斥著大量的投射與認同。

一般情形下,我們盡管玩投射,也渴望對方認同,但對方並不是非得這麼做不可。對方沒這麼做,我們也不是太失望。

然而,有些人會特別執著,他投射時,抱著強烈的願望,渴望對方必須以他所期冀的方式回應他,如果對方不這麼做,他會嚴重焦慮,認為對方不愛他。這種心理機製,被稱為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是一種孤獨的遊戲。沉浸在這種遊戲中的人,會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親密關係,但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是看不到對方的真實存在的,他們隻關注對方是否如自己所願,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對待自己。

換一種說法,即玩這種遊戲的人,隻渴望他投射你認同,但卻拒絕你投射他認同。

這樣一來,這個關係就失衡了。這樣的人,他看似在乎你,但其實他在乎的是他投射到你身上的幻象,他會誘導你或強迫你以他所渴望的方式對待他,而你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存在,他會視而不見,他既不關心你的想法,也拒絕真正了解你。

和這樣的人打交道,你會覺得特別受壓製,因為你隻有按照他所渴望的方式對他,他才會滿足,除此以外的任何方式,他都不會滿意。

投射性認同的遊戲中藏著一個“你必須如此,否則……”的威脅性信息,它的完整的表達是:“我以我的好的方式對你,你也必須以一種特定的好的方式對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不過,玩這個遊戲的人,通常隻意識到前半句,即“我對你好,你也該對我好”,而沒有意識到自己發出的威脅信息。但作為被投射者,你會清晰地感受到這種威脅,你感覺自己沒有選擇權,你不能按照你的意願對他表達你的好,否則他會不滿意,而且你還會付出代價。

投射性認同的遊戲並不罕見,它有四種常見的類型:

權力的投射性認同。玩這個遊戲的人,其內在邏輯是,我對你好,但你必須聽我的,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依賴的投射性認同。其內在邏輯是,我如此無助,你必須幫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迎合的投射性認同。其內在邏輯是,我對你百依百順,你必須接受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你這個大壞蛋。

情欲的投射性認同。其內在邏輯是,我這麼性感(這麼有性能力),你必須滿足並對我好,否則你就是不愛我,你這個性無能(性冷淡)。

權力的投射性認同與依賴的投射性認同相輔相成,是我們這個社會最常見的孤獨的遊戲。前者表達的含義是,我很強大,你很無能,你必須聽我的;後者表達的含義是,我很無能,你很強大,我必須聽你的。如果一個執著於權力遊戲的人碰上一個執著於依賴遊戲的人,兩者會相處得比較默契。

如果投射成功了,這個女孩下次果真以他所渴望的方式對待他,那麼,這便是認同,即這個女孩認同了他的投射。

投射性認同——孤獨的遊戲

投射與認同,是人際關係中非常重要的心理機製,每一個人際關係中都充斥著大量的投射與認同。

一般情形下,我們盡管玩投射,也渴望對方認同,但對方並不是非得這麼做不可。對方沒這麼做,我們也不是太失望。

然而,有些人會特別執著,他投射時,抱著強烈的願望,渴望對方必須以他所期冀的方式回應他,如果對方不這麼做,他會嚴重焦慮,認為對方不愛他。這種心理機製,被稱為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是一種孤獨的遊戲。沉浸在這種遊戲中的人,會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親密關係,但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是看不到對方的真實存在的,他們隻關注對方是否如自己所願,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對待自己。

換一種說法,即玩這種遊戲的人,隻渴望他投射你認同,但卻拒絕你投射他認同。

這樣一來,這個關係就失衡了。這樣的人,他看似在乎你,但其實他在乎的是他投射到你身上的幻象,他會誘導你或強迫你以他所渴望的方式對待他,而你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存在,他會視而不見,他既不關心你的想法,也拒絕真正了解你。

和這樣的人打交道,你會覺得特別受壓製,因為你隻有按照他所渴望的方式對他,他才會滿足,除此以外的任何方式,他都不會滿意。

投射性認同的遊戲中藏著一個“你必須如此,否則……”的威脅性信息,它的完整的表達是:“我以我的好的方式對你,你也必須以一種特定的好的方式對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不過,玩這個遊戲的人,通常隻意識到前半句,即“我對你好,你也該對我好”,而沒有意識到自己發出的威脅信息。但作為被投射者,你會清晰地感受到這種威脅,你感覺自己沒有選擇權,你不能按照你的意願對他表達你的好,否則他會不滿意,而且你還會付出代價。

投射性認同的遊戲並不罕見,它有四種常見的類型:

權力的投射性認同。玩這個遊戲的人,其內在邏輯是,我對你好,但你必須聽我的,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依賴的投射性認同。其內在邏輯是,我如此無助,你必須幫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迎合的投射性認同。其內在邏輯是,我對你百依百順,你必須接受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你這個大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