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愛的證明(2 / 3)

最後,我對她說:“最好不要老考驗我,或者,至少再考驗我時,先讓我知道一下,我好配合。雖然我自認為學心理學這麼多年了,越來越厲害,但你這種心理我還是不懂。”

女友大笑,她說,她對V就是這樣提建議的:“這個心理遊戲太微妙了,別人很難知道,你最好讓對方知道,你需要他經常對幸福蓋個戳。”

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理遊戲

我們對愛都是缺乏信心的,或者說,我們在愛麵前都會感到自卑。於是,當我們有愛與被愛的感受時,會半信半疑,這時就渴望別人給一個確認。

對這一點,我一個朋友深有體會。她說,她和老公常玩這種遊戲,有時會故意問對方:“這是真的嗎?你真的愛我嗎?怎麼才能證明呢?哼,你不過是騙我罷了,我要證明、我要證明……”

最後,這種小遊戲就以一方狠狠地吻對方一下而結束。有時,是更甜蜜的結束。

當有意地玩這個小遊戲時,大家彼此都對其中的微妙心理有覺知,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對方在幹什麼,這樣一來就可以玩得很默契。

但是,像女友之前跟我玩的遊戲,以及V對男友玩的遊戲,對方就會完全蒙在鼓裏,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也就談不上配合了。

不僅如此,如果這種遊戲一直玩下去而對方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最後對方就會變得不耐煩起來,這個遊戲就可能會以悲劇收場。我知道這種不耐煩,而V的男友不回V的短信,也是出於不耐煩。

所謂不耐煩,即我似乎知道她在要什麼,但我不確定她究竟要什麼,也不清楚怎麼才能滿足,而且這種遊戲一而再,再而三地繼續,好像是在一次次地挑戰自己似的,最後就會煩。

更要命的是,玩遊戲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玩這個遊戲,那時就可能有巨大的殺傷力。

在《心靈捕手》中,威爾玩這個遊戲時,方式是和女友史凱蘭劇烈吵架,還用拳頭狠砸牆壁,並對女友說:“我不愛你!”

如此劇烈的衝突,本質上仍然是希望對方蓋一個愛的戳。但是,這個遊戲玩得太劇烈了,很少有人能撐得住,最後史凱蘭痛得彎下腰來。其實,史凱蘭和威爾一樣,也對愛有深深的自卑和懷疑,她也需要愛的確證。

設想一個2歲的孩子,他的媽媽出去了一個月,媽媽回來後,他可能會對媽媽顯得很冷淡。這種冷淡,是他在懷疑,媽媽還愛他嗎,過去那些愛是真的嗎。

這時,媽媽要堅決地去抱孩子,不管孩子怎麼躲怎麼拒絕。孩子的躲避,是對愛的懷疑,而媽媽的堅決,是對愛的確證。

被媽媽抱住時,孩子可能會試著推媽媽。這時媽媽需要做的,就是繼續緊緊擁抱他。

接著,孩子可能會有強烈的情緒出來,他可能會攻擊媽媽,踢她,甚至咬她。

這時,媽媽仍要緊緊地抱著他。

最後,孩子可能會徹底失控,號啕大哭,撲在媽媽懷裏,與媽媽緊緊抱在一起。

這種哭聲,是憂傷,是釋懷,是承認,是接受,它意味著孩子從對愛的絕望中走了出來,再一次信任了媽媽的愛。

威爾、V和我的女友,他們那些帶著攻擊性的表現,都像是個對愛絕望的孩子,期待一個強大而充滿愛意的媽媽堅決地擁抱他們,讓他們相信,剛剛正在發生的愛的確是真的,不是曇花一現。

但是,威爾作為一個成年男人,他發出這樣的攻擊,實在是太猛烈了,史凱蘭無法承受。

所以,非常關鍵的一點是,威爾需要明白,他在做什麼。

最美好之後是最絕望?

我的一位來訪者G,他來找我是因為他與太太的關係顯得很脆弱。但一次谘詢中,他談起一件事時,我全身覺得暖融融的,非常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