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三年春,因冰雹災害導致了花木凍傷,這一年的花朝節竟是百花凋殘,無花可賞。
好在朝廷對春寒早有察覺,通知農戶推遲了穀物浸種催芽,待四月天氣回暖後,又安排了州縣府衙統一搭建暖棚育種,春耕時間雖是延遲了,種植麵積和秧苗植株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舒眉在福寧殿小書房聽罷沈著及柳權等人的稟報後,心裏還是有些擔憂,“今歲插秧時間比往年推遲了一月,若是八月暑中再有異常天氣,隻怕農人生計艱難。”
沈著拱手道:“娘娘,臣與柳大人已仔細研究過此事,漳州一帶光照充裕、氣候炎熱,適合水稻生長,我們準備今年讓當地廂軍帶頭,試驗播種兩季稻穀。另外,臣也派人去東宣走訪過了,他們今春受災麵積小,稻穀產量能與去年持平,若農戶因稻熟延遲而青黃不接,我們還可以去東宣采購。”
“如此甚好,有勞諸位大人了。”舒眉放下心來,又道:“本宮昨日去水月行宮探望太妃,一路上看見桑樹已開始發芽了,本宮準備月底攜宗室命婦和官家女眷舉辦一次親蠶禮,號召農婦飼養夏蠶,補貼收入,諸位大人覺得如何?”
“前兩年有脂粉商將南越的綢緞經海路帶去大食、占城、三佛齊國等地後,頗受歡迎,對方紛紛要求以絲綢代替錢幣易貨,若是今歲能提升絲綢產量,農人的生計就更有保障了。娘娘想得周到!”沈著讚道。
“如此,那就有勞柳大人及司農寺諸位官員先摸排一下如今農人桑樹種植及蠶室、蠶具的情況,務必摸清底數,本宮好確認下蟻的數量。”
“臣遵旨。”柳權沒料到皇後對蠶桑之事如此了解,一臉欽佩道。
舒眉略略停頓了一下,又對新任的計相高啟道:“還要煩請高大人與商戶對接,討論能否通過預付定金的方式,鼓勵農人養蠶的積極性。”
高啟也當即點頭應道:“臣馬上去辦。”
討論完朝中政事,官員們離開後,舒眉留下沈著,問道:“離圜丘祭天已有一月,禍首淩昭也已伏誅,朝中局勢也趨平穩,不知沈大人對太子登基之事是如何考慮的?”
“此事……此事事關重大,尚需從長計議。”沈著不敢與舒眉對視,隻低垂了頭恭敬道。
“何時計議?”舒眉鍥而不舍追問道。
“臣這就去秋荻館……與宋將軍、張將軍商議此事。”
“宋將軍不在禁軍營地麼?”
“在的。隻是秋荻館清靜,方便議事。”
目送沈著離開後,舒眉匆匆趕回慈元殿,換上了秋槿替她準備的男裝,命人去禦馬監牽了吉兆出來,隨即帶了兩名喬扮的侍衛,從東側門出宮,直奔秋荻館而去。
國不可一日無君。沈著作為百官之首的宰輔兼太子太傅,每日隻埋頭處理政務,對太子登基之事如此漫不經心,令她疑竇重重。她安排了宮女監視沈著的動向,發現他隔三差五便要去一趟秋荻館,這讓舒眉百思不解。沈著雖是知根知底的人,但到底是臣僚,她要替淩勵父子守好南越江山,便不得不提防著他。
吉兆一出宮便跑得飛快,舒眉趕到秋荻館外好一陣了,沈著的馬車方姍姍來遲。
見沈著下了馬車,從正門進去後,舒眉轉身去了館外的馬廄,詢問宋宥和張翊的車馬停在何處。看守馬廄的人起初不搭理舒眉的問話,待她拿出福寧殿的印信來,那馬夫當即畢恭畢敬道:“回大人,今日宋將軍和張將軍並未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