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插閣子”:藏在墓室後室中的密室,修的極為隱蔽,又名“插閣”,是用來放墓主最重要的陪葬品,即使古墓遭到盜墓賊盜竊,這密室中的明器也不容易被盜墓賊發現。

陪葬童男女:這些童男童女都是活著的時候,除了口服水銀之外,在頭頂、後背、腳心等處還要挖洞,滿滿的灌進水銀,死後再用水銀粉抹遍全身,就象做成了標本一樣,曆經萬年,皮肉也不腐爛,出土時如同活人一樣。這種技術遠比古埃及的木乃伊要先進得多,不過兩種文明的背景不同,價值取向也有很大差異,而且用灌水銀的辦法保持屍體的外貌,必須要用活人,死人血液不流通,沒法往裏灌,所以這種技術從來沒用在任何墓主身上。這些屍體上的洞,已經被巧手匠人,以火漆封住,屍體上有不少地方已經出現一片片黑紫色癍點,陪葬的人或者金銀玉器經常會塗抹水銀粉,時間久了會產生化學變化,年代近的會呈現棕紅色,年代遠了就變成黑紫色,這種癍塊俗稱“水銀癍”或者“水銀浸”,也有些地方稱屍癍為為“爛陰子”,“汞青”。

乾甲轐熚金吉星:天空中巨門星、左輔星、右弼星,三星閃耀,排列成一個正三角形,中心太陽星、太陰星並現,組合而成的吉星。其下籠罩的地下水脈附近,必定會有古墓。

藏地的五種葬俗:在藏地,火、水、土、天、塔這五種葬俗並存已經有幾千年了,其中土葬在西藏是最不祥的一種墓葬,為正常人所忌諱,藏人認為隻有犯大罪的人才要被在死後埋入土中,埋在土裏靈魂永遠也得不到解脫,白天太陽曬著,土內的靈魂會覺得象是被煮在熱鍋裏煎熬,晚上月光一照,又會覺得如附冰窟,寒顫不得忍受,如果下雨,會覺和是象是萬箭穿心,刮風的時候,又會覺得如同被千把鋼刀剔骨碎割,那是苦不可言的。在西藏本土,所有處理屍體的方法,除土葬外,悉皆流行,但因為缺乏火葬的燃料,所以一般都把屍體抬到山頂石丘的天葬台上,即行剁碎了投給鳥獸分享(波斯孟買的襖教所行的也頗為相似),可讓死者的靈魂得到解脫,如果死者是因為某種危險的接觸傳染病而死,則土葬也屬慣例。一般而言,藏人反對土葬,因為他們相信,土葬會使亡靈不安,甚至屍體會變成僵屍。在古藏俗中,天葬並不是最高待遇,最高規格是塔葬。

三牲通天,三禽達地:在古代修造陵墓的時候,在地宮構造完畢之後,都要在墓中,祭天禮地,宰殺豬牛羊三牲,捆縛五禽於地,為的是請走古墓附近的生靈,請上天賜給此地平安,以起到驅邪避凶的作用,使墓主安息不被打擾。這種說法叫做:“三牲通天,三禽達地。”豬頭牛頭羊頭同時貢奉,是十分隆重的,可以把信息傳達到上蒼,三禽則是獻祭給居住於地上的神靈。禽畜可使真穴餘氣所結,所以陪葬坑中必葬禽畜順星宮理地脈。野為雁,家為鵝,野雁馴養,便成了鵝,三禽中的鵝,是三禽中最具有靈性的,傳說鵝能見鬼。